来源:2014-07-15 00:00:00 热度:

存先天缺陷的担保公司何去何从

来自AI中国网 https://www.cnaiplus.com

李海刚:解读趋势,发现价值,大家好,欢迎来到《极客说》,我是李海刚,坐在我对面的依然是极客网专栏作者朱飞,朱飞你好!

朱飞:海刚好,大家好,我是朱飞!

李海刚:前几期我们谈了P2P跑路和二维码支付的是是非非。部分内容也涉及到了担保公司。今天,接着前面的话题,我想和朱飞详细聊一聊P2P网贷市场另一个颇受关注话题,那就是担保公司的窘境。

朱飞:嗯,这是一个争议非常大的话题。不过,市场正在逐渐明朗起来。上个月,P2P网贷先驱之一的陆金所对外宣布,将逐渐取消担保。

李海刚:没错!此消息出来后,市场反映还是满强烈的。不过,支持者有之,反对者也不在少数。但我们已经明显感觉到传统担保公司转型加速,业界舆论也开始向传统担保公司开炮。

《华夏时报》近日刊发的一篇文章就写得比较直接,可谓一针见血。《华夏时报》指出,3%手续费担100%风险,担保公司或成P2P屏障。直接指出,担保公司根本担不了保,仅是P2P网贷平台为了自己的商业目的,所做的障眼法而已。

这些观点和趋势,与我在6月中旬发表的几篇文章可谓不谋而合,感觉我又充当了一回“乌鸦嘴”.不过,事情变得越来越有意思。所以今天,我想和你再深入探讨一下这个事,看看融资性担保公司在当前P2P网贷行业到底充当的是个什么角色?窘境在哪里?P2P网贷到底该不该取消担保?担保公司未来的发展之路该往何方?

朱飞:你所提的这些问题,的确值得好好讲一讲。我也看到多方观点都直指担保公司“拿钱不干事”担不了保,逾期的坏账无法收拾,该跑路的还是跑路。我们知道,担保行业可不是P2P网贷的附属品,而是早在互联网金融兴起之前就已经存在了,专门处理银行不愿打理的那些小额抵押贷款。经过多年发展,它在借贷融资产业链中占据了重要地位,在市场中的影响力也不可小觑!对于担保模式的质疑声,是最近一两年才开始多了起来。感觉担保模式瓶颈的出现,是随市场变化而来,尤其是P2P网贷的快速发展,加速了担保模式危机的到来。

李海刚:的确,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出现当前之势并非一朝一夕之功所致。表面看好似突如其来的“大变革”,实际上却是市场发展到一定程度的必然结果。P2P网贷也的确起到了“催化剂”的作用。

我们可以看到,最近几年中国互联网金融市场发展迅猛,P2P网贷作为该领域最重要的应用形式也迎来全新发展机遇。前几年,由于几乎没有监管,P2P网贷得以快速野蛮生长,2013年总体规模逼近千亿。在P2P网贷高速增长的同时,交易安全问题日益突出,在没有更好解决方案的情况下,担保公司担保是最直接的解决方案,担保公司也顺理成章地傍上了P2P网贷,搭上了互联网金融这俩快车!

朱飞:哈哈,“傍”这个词用得很传神啊。看来担保公司是沾了互联网金融产业快速发展的光。那么,担保公司是如何“傍”P2P网贷的呢,它在P2P网贷产来链中充当的又是一个什么角色呢?

李海刚:这个问题其实我在之前的文章中也有披露。担保公司以前干的活,是帮助中小企业取得银行的信任,提高贷款成功率。在P2P时代,担保公司依样画葫芦,而且服务范围有所扩大:一方面为借款企业作保,帮助其取得平台信任获得融资;另一方面又为平台背书,向投资人承诺100%本息保障。所以你可以看到,担保公司在P2P网贷中扮演的是一个“既为借方服务,又为贷方服务”的角色,两边讨好,双向收费。

朱飞:哈哈哈哈,按你这么说来,担保公司也算“与时俱进”,积极拓展了业务范围了。统计数据显示,当前几乎所有的平台都把“担保机构100%本息担保”作为一个重要的宣传点来吸引投资人,很多平台的投资方或股东甚至就有担保公司的身影。投资人和借款企业、甚至平台自身都很信赖担保公司,看起来担保公司活得还不错,挺滋润的。

李海刚:短时间来看是这样的,但滋润是暂时的,因为这种模式一开始就是错的。担保公司本应为投资人服务,客观、中立地对借款人进行头一道评级、风控,然而担保公司要向借款人收取服务费。于是,各种猫腻接踵而来。利益绑定后,味就变了!这也是为什么即使有担保,P2P平台坏账率仍然这么高,跑路现象照样频发的原因。

溯源担保公司,我们不难发现,其实这种商业模式具有非常强的中国特色,在国际金融市场上也算得上“奇葩”!

朱飞:此话怎么讲?

李海刚:这要从担保公司诞生的背景说起。

市场经济开始之初,全国各地涌现出各种“产业园”,也圈了不少企业入住。企业要发展,需要资金,但刚刚起步的企业并没有抵压物,于是大家就想出引入担保公司,并“以信用做背书”,然后再去贷款的模式。

担保公司最开始都由政府财政拨款而来,后来市场大了,慢慢的有民营担保公司出现。但直到现在,国资担保公司仍占多数,并在市场中占有明显话语权优势。

不过,担保公司要与银行联合才能开展实质性工作,担保公司的“钱”大部分由银行拉大授信额度得来,现金并不多。拿到多少授信额,主要看担保公司与银行的关系如何。关系协调得好,就能多拿,不好就少拿!这是业界公开的秘密。

所以,担保公司实际上是由政府和利益集团在背后操控,通过与银行“勾结”,实现所谓的授信担保。本应对投资人负责的担保公司,却因与借款人有利益绑定,由此衍生出各种不合规行为,不但没有降低风险,反而增加了风险。本应为借款人降低融资成本,事实上却增加了借款人融资成本。所以,担保公司这种商业模型从一开始就是错的!

朱飞:你这么说不仅否定了担保公司在P2P时代的作为,就连其原本的“价值”也一并否决了。但是在中国,正如你也提到了“中国特色”,如果没有担保公司,被银行忽视的中小企业怎么融资?投资人怎么放心把钱通过P2P平台借给不认识的陌生人?谁来解决中间这个“信任危机”问题呢?再说直接一点吧,P2P网贷现阶段离得开担保机构吗,到底该不该取消呢?

李海刚:取消是必然的,陆金所等大平台的动作是行业的风向标,未来很多有实力的平台都将跟进。这是因为,模式错误决定担保公司担不了保,因为不管是融资性担保公司,还是投资性担保公司,从本质上都担不了保。原因有二:一是没钱,二是对象搞错了。

1、没钱

担保公司的注册资金和流动现金都有限,且担保额度只能是注册资本的10倍,远不足以估担保,但通过与银行联合,拿到授信额度后,就可以堂而皇之的做自己力不能及的事了。但真的出事后,但保公司要么一托再托,要么一推三六五,或者转嫁银行。总之四个字:不负责任!

2、对象选错了

本质上看,担保公司是为投资人服务的。为了保证投资人利益,担保公司对借款人进行头一道评级和风控,并为其担保。有了这个担保,投资人就会放心地(表面上)把钱贷给借款人。但担保公司会收借款人的服务费,进而产生了利益绑定,大大增加了违规和睁一眼闭一眼的概率。随着市场的持续发展,投资人对担保公司的本质看得越来越清,信任度也越来越差。因此,是否借钱的最终依据并不是担保公司的担保,而是自己或所信任机构做的二道风控。因此,担保公司不仅没有增加借款人融资成功概率,反而是增加了融资成本。四个字总结:担不了保!

朱飞:你说的这个担不了保啊,我是部分认同,传统借贷因为银行精力有限不愿服务的中小企业小额贷款,我认为担保机构还是有机会的。另外和很多其他行业一样,鱼龙混杂、浑水摸鱼的现象也在所难免,不排除一些担保公司投机取巧不干实事,但也有专心做事的,而且有的担保公司把P2P作为一个重要机会,也在积极谋划转型。

李海刚:转型是必须的,在互联网金融的冲击下,传统担保公司盯着的那块借贷市场有逐渐往线上转移,逐渐向P2P平台靠拢的趋势。在一些大P2B(个人对企业借贷)平台上,融资金额千万、几千万的项目也不在少数。所以说,P2P是一个改变中小企业和个人借贷市场格局的新模式,担保公司必须跟进转型。

朱飞:那,你觉得访怎么转呢?

李海刚:其实,我也没有标准答案。不过,我可以给出一个可能的转变访向:CDS,一种类保险服务。

投资人拿出收入的N%(有国际惯例,以后再细说),购买CDS服务。CDS服务提供方,也就是转型后的担保公司,为保证投资人利益,对借款人进行全面的评估、审察,给出相应评级。投资人根据评级报告决定是否借款。当借款人违约,CDS服务方先行赔付投资人应收款,并转为违约借款人的债权人。

朱飞:CDS?类保险?为什么不是保险公司干这事?

李海刚:CDS是金融工程学命题,不是保险工程学命题。在借款人违约前的事,保险公司是可以的。但当违约后,CDS服务方成为债权人后,为了收回损失,要进行一系列的资产重组、并购、转售……而这一切是懂金融的投行才能干的事,而不是保险人做的事!担保公司通常都有金融背景。所以,这种角色转变也更自然!但不排除保险公司做这种业务的可能。市场中已经有保险公司试水CDS了。

朱飞:互联网金融的冲击的确是很大的,不但银行等金融机构面临冲击,担保机构这样的“中介机构”也不得不因时而变。怎么转,不仅是担保公司自己饭碗的问题,也是P2P网贷能否健康发展的问题。在我看来,中国民间借贷市场最大的问题是征信,在目前民间征信一片空白是时刻,担保公司、平台方或是其它玩家,都应该好好想想怎么建立起这个信任机制。

李海刚:那是当然,网贷任重道远,各方都需努力!我们今天只谈了担保公司的问题,以后有机会再详聊P2P网贷的其它的方方面面。回到主题,要说担保公司何去何从。我个人认为,在P2P网贷乃至整个互联网金融大潮汹涌而来之际,传统金融迎来大创新与大变革是必然,传统担保公司由于存在先生缺陷,要么退出,要么转型,别无选择!我相信,未来不久的将来,替代传统担保公司的机构将会出现。而评级、CDS、大数据都将成为这些机构的核心,我们拭目以待。好了,今天的话题就聊到这里,感谢大家的收听。李海刚、朱飞,在《极客说》为你解读趋势,发现价值。咱们下期再见。

朱飞:再见。

欢迎关注我的微信公众号:lihaigang_com;微信私人号:sysker

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 )

来自AI中国网 https://www.cnaiplus.com

本文网址:

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人工智能报;合作及投稿请联系:editor@cnaiplus.com

AI中国号...

关注微信公众号,了解最新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