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网科技报道 记者 林迪】“相比于技术和人才,做这件事最大的挑战更加来自于,我们自己要坚信自己要做的这件事情,而且能够在这件事情上持续做下去。”
近日,在第六届世界互联网大会上,由旷视自主研发的人工智能算法平台Brain++入选“世界互联网领先科技成果”。对此,在活动结束后的媒体采访中,旷视联合创始人兼CTO(首席技术官)唐文斌对记者表示,“任何一家企业如果想去做内部的infrastructure(基础设施),某种程度上,从内部就会有质疑,因为它的见效没那么快,不会很快见到收益和成果,这其实就需要很坚定的投入和决心,才能把这个产品做得足够好。”
用AI创造AI
在采访中,他通俗的解释了本次大会获奖的Brain++ 到底“为何物”,“我们可以认为它是一套能够让深度学习的研究员来工作的系统和平台。一般来讲,深度学习领域的研究人员最后的目的是想做出一个算法,比如做出一个识别男女的算法或者一个识别动作的算法。在之前,他就要写程序,干很多活,可能花四个月的时间做出一个性能90%的算法;现在,Brain++的目标是让这整件事变得更容易,研究人员只需要花两周的时间就能把这个事情搞定,它就是这样一套系统。”
随着人工智能在各行业的应用下沉,随之而来的人工智能算法工程也成为各平台的“必要元素”。然而,据了解,人工智能算法从研发到部署是一套庞大的系统工程,目前业界普遍把深度学习框架作为算法开发工具,但是学习和使用成本高,难以规模化。究其原因,只有深度学习框架并不本质,需要拉通从数据到算力再到框架的端到端解决方案,人工智能时代亟需一个满足产业需求的操作系统。
唐文斌表示,“为了解决这个问题,2014年我们开始研发Brain++,它是一套端到端的AI算法平台,目标是让研发人员获得从数据到算法产业化的一揽子技术能力,不用重复造轮子也可以推进AI快速落地。我们的Brain++还引入了AutoML技术,可以让算法来训练算法,让AI来创造AI。”
据悉,针对框架、算力和数据三个核心要素,旷视Brain++在总体架构上分为三部分,包括深度学习框架MegEngine、深度学习云计算平台MegCompute、以及数据管理平台MegData。
旷视的护城河
6月29日,麻省理工学院(MIT)《技术评论》发布2019 年“50 家聪明的公司”(TR50)榜单,其中,旷视作为备受关注的计算机视觉(CV)“四小龙”(另为云从科技、商汤科技、旷视、依图科技)之一,入选该榜单。
报告还显示,计算机视觉(CV)是当前AI应用的重要场景。据IDC发布的《中国人工智能软件及应用(2018下半年)跟踪》显示,2018年中国计算机视觉应用市场达7.5亿美元,CV“四小龙”总体市场份额达61.8%。
面对这样一个大蛋糕,这个市场也不缺乏参与者,甚至呈现出“门庭若市”的景象:除CV四小龙外,更有寒武纪、格灵深瞳、深醒科技和BATD、金山等强势入局。
当被问到“旷视的护城河是什么”的时候,唐文斌表示,“首先,算法的领先是一家以技术为核心的企业的立身之本。不仅要算法领先,而且还要持续领先,所以我们做了Brain++。其次,是在产品端,即‘旷视科技是做技术公司中最懂场景的,做场景公司中最懂技术的’。”
“我是一个人工智能产品经理,带着技术的眼光去思考场景,尝试成为场景的半专家,不管是通过+AI还是AI+的方式给场景赋能。+AI是在他们某个环节去替代、改造它,这是第一阶段改造的方式,当你更加了解这个场景以及技术能够为场景做什么的时候,有可能你能够重构它的工作方式和流程,这种流程再造是能够给场景带来更大价值的。”他以自己为例进一步解释称。
而对于业界关于“旷世是平台公司还是产品公司”的疑问,他用一个比方回应称,假设算法是鸡蛋,其实客户真正要的东西是番茄炒蛋,所以它需要变成产品、变成解决方案。番茄炒蛋需要鸡蛋来做原料。Brain++是那只“鸡”,这只“鸡”变得快速产蛋,所以目前我们在做一只“鸡”。
最大的焦虑是什么?
“最大的焦虑是每天只有24个小时,现在做事情不够快。我们现在想做的事情有很多,而且很多问题其实都想得挺清楚,但想到和做到还有一个鸿沟在那里,需要有很强的执行力,需要有更多优秀的同学加入我们,我们一起把这件事情实现出来。”唐文斌如是说。
在他看来,在经济面临下行压力时,人工智能的公司在某种程度上是利好,“只有在这样的场景里,才更加注重降本增效带来的价值。真正需要精细运营,需要把每个地方环节、效率和成本看得更仔细。我认为这就是AI的价值,AI的核心价值就是重构整个效率和成本的结构。”
作为起步较走的AI创业企业,对于后期的创业公司,他给出自己的建议:“人生有三大问题,你是谁?从哪来?到哪去?对于公司而言也是一样,大家要回到最本源的几个问题——你到底在给社会、客户创造什么样的价值?为什么是你?为什么是现在?这是每个公司需要去回答的问题。”
其实还是一些最基本的问题:意义到底是什么?
“对于行业内每一家公司而言,还需要想清楚,自己真正的核心价值是什么?我们的核心技术是什么?怎样给不同的场景的客户带来什么样的价值么?是否能够通过给客户创造价值,从而能够分享它的利益,形成自身完整的商业模式,能够让这家公司持续往前走。”他回讲的旷视,作为发展较早的公司,商业化上可能比别人走得更快一些,规模上也更大一些,但这仅仅都是起步。
本文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