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解决中小企业的创新和转型难题?最近,工业和信息化部和其他相关部门启动了科技成果赋智和质量标准品牌赋值中小企业专项行动,提供支持和指导,帮助中小企业提高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实现高质量发展。
中国一直高度重视中小企业的发展。去年,国家推出了40多项支持中小微企业发展的政策,并带动地方出台270多份配套政策。2022年,规模以上工业中小企业的营业收入和利润总额预计同比分别增长5.2%和1.1%,充分展示了其强大的韧性和活力。
根据工信部的调查数据显示,今年以来,中小企业的生产和经营总体上保持恢复态势,并有望进一步改善。四月份,35%的中小企业认为其生产和经营状况较好,环比上升了3.2个百分点。大数据监测显示,三月份,中小企业的采购和销售指数分别为51.9%和51.1%,均连续两个月回升。在创新能力方面,表现最出色的是专精特新的中小企业和"小巨人"企业,其中三月份的营收和利润率分别为9.6%和7.0%,比规上中小企业分别高5.5个和2.9个百分点。
然而,中小企业企稳回升的基础仍不够牢固,面临着科技成果获取和转化难、质量管理和标准化水平需要加强、品牌价值有待提升以及产业链配套水平需要提高等难题。
科技成果赋智可以进一步释放科技创新的推动力量,从而助力中小企业发展。根据工信部科技司副司长任爱光的看法,要推动中小企业的科技创新,不仅要有科技成果,还要推动科技成果的转化持续和良好。首先,可以丰富科技成果来源,分层次、分领域建设科技成果项目库,并向中小企业开放。其次,可以完善赋智对接平台体系,构建行业和地方间纵横结合的科技成果资源转化服务体系。除此之外,还要组织开展专利导航服务,建立专利商标审查绿色通道,探索高校、科研院所专利“一对多”许可,不断完善知识产权的使用和保护。
数字化赋能可以全面推进中小企业的数字化发展,是助企纾困、提升创新能力和增强企业发展韧性的关键举措。在政策体系方面,工信部联合财政部开展财政支持中小企业的数字化转型试点。現在,已经遴选确定了第一批38个细分行业的98家数字化服务商,推动了2000多家中小企业的数字化改造,财政资金支持约4.3亿元人民币。在服务支撑方面,工信部分类推出了上云用云、数字设计、人工智能、智能制造、网络和数据安全等领域的223家服务商和254项服务产品。
质量标准品牌赋值通过质量提升、标准引领和品牌建设,不断增强中小企业的竞争力和发展力。在质量提升方面,工信部推广先进的质量工具和方法,提升企业的质量管理能力和产品质量水平。截至2022年,共树立了456项全国质量标杆经验,引领了超过万家中小企业导入标杆经验。在标准引领方面,工信部引导中小企业实施先进标准,并在研发、设计、生产、管理等环节对标达标。此外,还支持中小企业参与标准制定,到2022年,将支持中小企业参与1000多项行业标准制定。在品牌建设方面,工信部推动出台品牌培育管理体系国家标准及10大重点制造业行业标准,助推万余家中小企业提升品牌建设能力。目前,智能家电、消费级无人机、先进纺织等中小企业产品畅销海内外。
此外,工信部相关负责人表示,将努力在国际合作方面取得新的突破。每年6月27日是联合国中小微企业日,第十八届中国国际中小企业博览会将于今年的6月27日在广州开幕。有关方面将进一步发挥东盟与中日韩(10+3)、中国—中东欧、金砖国家等政府部门间双多边中小企业合作机制的作用,深化中小企业国际交流合作,进一步健全中小企业的海外服务体系,帮助中小企业更好地融入全球市场。
本文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