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中国网 https://www.cnaiplus.com
数字技术正在推动新产品和新场景的出现,如电子身份证、互联网医院和智能家居,这些正在加速融合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最近,《数字中国建设整体布局规划》强调“普及数字生活智能化”,因此我们需要探讨如何构建更好的数字生活新图景,让更多人分享数字生活的舒适和便捷。本版即日起推出一系列评论,探讨这些问题,并展望数字社会的美好未来。
——编 辑
福建厦门的公交司机肖新华在早上6点半驾驶37路区间车前往火车站,之后再开往第一码头,但此时路线牌已变成M9路接驳线。这就是厦门的“灵活公交”模式。它利用大数据分析对站点流量和流向进行优化,合理整合司机和车辆资源,优化运力调配,实现在哪里乘客多,公交车就去哪里。
有人说,从马车、牛车到蒸汽机车,再到智能汽车,交通行业正在从“运力”时代向“算力”时代跨越。公共交通和出行服务的面貌将被极大地改变。以数据算力优化交通运力,不仅限于对车辆进行智能化改造。还可以通过道路上的摄像头、激光雷达,将人、车、线、站、路和停车场等多方面数据传递给城市交通的“智慧大脑”,从而形成分级决策方案,实现公共交通的整体优化和精细运营。
“让乘客有车坐”是公共交通的基础问题,“让乘客体验更好”则需要在智慧交通上下功夫。在湖北武汉,很多公交车配备全景监控系统,消除驾驶员的视觉盲区,乘公交车更安全了。在湖南长沙,智慧定制公交经过路口时,信号灯优先放行,节省了通行时间,乘公交车更快了。在海南海口,定位系统帮助乘客多次找回遗落物品,使乘公交车更省心了。通过数字技术的赋能,弥补了服务上的短板,公共交通将兼具价廉、节能、环保、便捷、舒适等优势,一定能吸引更多人选择它作为出行方式。
智慧交通的优势不仅在于优化班次频率改善出行体验,还可以通过智慧公交站台等方式提供延伸服务,满足乘客多样化的需求。以公交电子站牌为例,它可以集成多种服务功能,如天气和路线信息展示、到站提醒、无线网络、免费充电等服务。夜间还可以通过视频监控、SOS一键呼救等方式更好地保障乘客安全。这些改进对一些特殊群体非常友好。有乘客感慨:“现在这种新型公交站牌很好,方便中老年人出行。”
随着数字技术的进步和更多新的应用场景的出现,公共出行服务的改善还有更大的想象空间。前不久,厦门城市公交综合智慧系统科技示范工程成功通过交通运输部验收。快速公交无需人工操作就能实现站台精准停靠,与前车不在安全距离时,两车启动防撞系统,城市公交智能诱导系统计算最佳动力方案,辅助驾驶员平稳行车……数字技术赋能公共交通,不仅直观地提升了出行便利度,而且在维护出行安全方面也增加了更多保障。
公共交通服务是关乎社会运行效率和每个人生活品质的重要问题。让公共交通更加智慧,是构建美好数字生活新图景的重要方面。通过深化数字技术赋能、优化城市运力、提高出行共享率、不断解决影响公众顺畅出行的难题和堵点,我们一定能更好地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让数字文明之光照耀幸福未来。
A:AI中国网 https://www.cnaiplus.com
本文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