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网报道 记者 张阳】6月7日消息,根据咨询机构DSCC发布的数据,2022年第一季度,折叠屏智能手机总出货量为222万部,较去年同期增长571%。同时,DSCC称折叠屏手机产品在2022年将迎来大幅增长,预计全年全球出货量将增长107%,达到1600万台。
与这组数据相互印证的是过去的一段时间里,除了三星和华为继续推出折叠屏手机的迭代产品之外,小米、OPPO、vivo、新荣耀等手机行业巨头也纷纷加入折叠屏战局。众多厂商的加入也让折叠屏手机从最初的新鲜事物,逐渐成为消费者手中的成熟产品。
目前市场上最新的折叠屏手机是华为在今年的4月28日正式发布的华为Mate Xs 2,重量仅有255g,接近普通直板手机,采用创新材料,叠加华为自研配方的超轻、超强钢,通过超纤以及航空级钛合金超轻材质加持,实现机身整体减重的同时,更具备高强高韧的特性。华为Mate Xs 2的屏幕平整度提升70%,几乎没有折痕;首创复合强化结构屏幕,抗跌落能力提升2.5倍。
华为Mate Xs 2轻薄的设计让人印象深刻,这不仅是华为三年来的第五款折叠屏手机,双旋鹰翼铰链加持的外折设计也让华为成为当前唯一掌握三种折叠形态的手机厂商。
可以预见的是,折叠屏手机市场未来仍有较大的增长空间,而这场折叠屏大战才刚刚开场,相信在手机行业你追我赶的竞争中,折叠屏手机将会成为智能手机进化下半场的重头戏。那么华为在折叠屏手机做到行业领先的密码是什么呢?
通过对比华为已经面市的五款折叠屏手机,密码的核心关键词呼之欲出——研发,尤其是基础科学方面的研发投入。
基础研究耗费大、收回成本慢,很多企业往往出于利益考量往往不愿意投入基础科技研究,更愿意投入应用研究。虽然看起来基础研究并不能产生立刻的实际作用,但科技的进步离不开基础研究的突破,近年来,基础研究的重要性已经越发成为共识。华为创始人任正非也在多个场合都多次表示要加大基础研究投入力度。
华为能够在折叠屏手机上领先就受益于基础研究的突破。就以华为Mate Xs 2轻薄设计为例来说,目前的折叠屏手机大多在300克左右,但是华为Mate Xs 2能做到255克的重量就是依靠了基础材料创新。
因为折叠屏手机因为有更大的屏幕,还要兼顾续航能力,增加的需求势必要增加很多硬件,这就必然导致了重量的增加。如何能即提升消费者的体验感又能减轻重量是摆在所有智能手机厂商面前的难题,如果仅是通过工业设计已经很难在寸土寸金的机身尺寸中再缩减出太多空间以减轻重量。所以华为将减重的目光放到了机身的材料上,首先是电池盖板,华为的研发团队一方面从理论上对现有的各种材料进行组合研究,找到了玻璃纤维这种材料,同时又从鸟类的骨骼结构中获得灵感,创新性采用了超轻中空微珠工艺,上下两层用超轻玻璃纤维,中间一层用中空玻璃微珠,通过这种方式让电池盖的重量下降了50%。
其次是转轴,华为的研发团队对转轴的链式结构进行优化,改进为双旋铰链结构,零部件数量下降了28%,并且在支撑材料上改为密度更低但是强度更高的MIM钢材,使转轴在重量降低的同时又坚固耐用。
华为在材料上创新的能力就来自于华为自建的“超级材料实验室”,这个实验室占地1000平方米,拥有全制程产线,9大类生产设备、12大类监测设备,MIM钢材就是在这里诞生。MIM钢材料的烧结需要1500多度的温度,烧结过程长达30个小时,在这个过程中每刻都需要监控材料的变化,观察是否符合预期。通过实验的管控和不断的优化,才能使材料的性能达到生产所需的要求。正因为有这样的创新环境,华为才能在材料上进行创新,迭代周期更短,性能更好。
对于折叠屏手机来说,柔性屏幕是一件具有高精尖技术的易损部件,尤其是对于华为Mate Xs 2这样采用外折方式的手机,因为柔性的屏幕暴露在外面使其受损几率大大增加,这就对外折叠方式的手机屏幕可靠性提出了极高要求。想想我们使用的普通智能手机是在厂商们的不断推陈出新中才将屏幕的可靠性不断提高,不至于一旦意外跌落手机屏幕就会损坏。而对于更加昂贵的柔性屏幕,如果一旦和背包、口袋中的硬物互相刮擦或者不慎掉落就出现动辄几千元的修复费用,重蹈数年前普通手机的覆辙,显然是现在的消费者所不能接受的事情。
如何能够做到超可靠?依然需要从基础的理论研究开始。屏幕可靠性这个指标,需要研究当外界有的力冲击到屏幕的时候,屏幕受力的应力波是如何传递的。能不能让应力波不要传递到屏幕核心的区域,在外围就分解掉?研究应力波的有序传播是提升屏幕可靠性技术的一个关键方向。华为的研发团队发现应力波在不同介质的折射率是不同的,两种不同介质材料折射率差异越大,反射率也就会越大。通过不同介质的组合,最大化波的反射率,应力波就会被快速分解掉。所以最终解决方案还是回到对材料、对材料组合的研究上。
找到不同材料的组合,最大化应力波的反射率,这个想法产生容易,但实践起来就不那么简单了,不仅要考虑是否能找到最合适的材料组合,还得考虑这种材料组合能不能付诸于产品上。材料组合之后会不会影响屏幕的透光率?材料的硬度还能过高,否则会影响弯折的过程中的手感,同时还要做到轻薄,这些因素的综合考虑才是研发过程中的真正困难。
要进行屏幕介质的研究材料,首先要有仿真模型的能力。在华为Mate Xs 2上,华为的研发团队以1微米×1微米的单元做了精确的仿真研究,收集了千万级的数据,进行了大量的优化。尽管仿真的过程看起来极为枯燥,但它在找出屏幕上的薄弱点区域则是非常有用的。华为的研发团队通过不断的仿真优化,提升材料性能,使用“硬+软+硬”的三层高分子材料,形成“保护层+缓冲层+阻隔层”的三层结构,最终实现了有效吸收和缓冲外力的效果。
除了在硬件、材料上进行基础创新之外,折叠屏手机的软件体验同样需要进行基础创新。因为很多应用都是为手机进行开发的,对于平板、折叠屏没有进行过适配,这样在折叠屏上打开就无法得到最优体验,不能充分利用折叠屏产品展开后屏幕变大的优势。但是如果要求所以应用开发者去进行适配,这对数以百万的应用来说工作量是极其巨大的。
为了解决应用生态问题,除了沿用前代产品的“平行视界”能力之外,此次华为Mate Xs 2搭载华为首创自适应UI引擎,在这项突破性黑科技的加持下,通过自学习获取原有布局信息,针对大屏显示重新优化布局,布局更精细,更适合大屏用户阅读习惯;技术上,可快速优化快速上线,方便第三方应用接入。目前,华为Mate Xs 2在Top 300应用已经实现了100%大屏适配,Top 2000应用实现了90%大屏适配。
折叠屏手机在产品形态和应用生态上都是一种创新产品。要做出体验更好的产品,需要对产品本身和用户体验进行细致打磨。在新形态产品的创新上想要实现突破性领先,还是得在化学、物理、力学等基础科学领域持续投入,要耐得住寂寞,才能在电池、屏幕、材料等应用层面有更大的发挥空间,产品的创新力自然就能实现领先。
本文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