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AI中国网 https://www.cnaiplus.com
用科技展现栩栩如生的敦煌,用文创产业助力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创新。11月25日,第三届腾云峰会在北京郎园Vintage举行,与会嘉宾对话敦煌传统文化与“新文创”的对接,并畅谈如何把握科技与文化等多元因素的融合,才能更好地打造出兼具文化价值与商业价值的文化产品。
在同敦煌研究院院长王旭东的主论坛对话中,腾讯集团副总裁、腾讯影业CEO程武分享了以“科技+文化”作为企业定位的腾讯,如何在新文创战略下,利用自身优势不断以创新的方式连接传统文化和数字化科技,“数字化保护与传承不是要拯救传统文化,而是要让传统文化在数字化时代实现新的绽放,数字化不仅是迁移的工具,更是创造新文化的手段。”敦煌研究院与腾讯2018年6月共同发起“数字供养人”计划,旨在借助互联网的连接和技术动员社会力量参与文物保护,亲近传统文化。在论坛上,程武和王旭东畅想了二十年后敦煌新文创的景象:通过数字化的技术,用户足不出户就可以感受敦煌的全貌;每个人都有机会通过重新编辑、重组敦煌的各种文化符号,参与到对敦煌文化的创新和传承中来。
敦煌学博士后沙武田告诉《环球时报》记者,敦煌文物的丰富性和规模性决定了它很适合通过数字化来展现,“从敦煌的洞窟里进去,可以看到有建筑、服饰、音乐、交通、舞蹈、饮食等各个方面的文化场面,历史的可视性非常强,而且敦煌不只是两三个洞窟,它的规模如此之大,既有历史的规模,又空间的规模,既可以提炼文化元素,又需要被整体记载。”
成功将敦煌文化元素“飞天”融入网络游戏“王者荣耀”的腾讯游戏创意设计部总经理李若凡告诉《环球时报》记者,国内文创IP还有巨大的成长空间,“我们看到有漫威宇宙这样一个体系化的设计,会发现在它感性的创作背后,还有一个顶层设计的结构在那里。”李若凡认为国内文创产品应当学习国外的经验,有系统构建IP的战略,从顶层设计指导思想。
峰会期间,除主题对话外,四场主题和形式都让人耳目一新的分论坛也引发大家的兴趣和关注。分论坛采用开放式的互动展览的形式,从“生命与敦煌”、“二次元”、“95后”、“银发互联网体验”四种不同角度,让人们近距离感受“身边的新文创”。此次峰会让更多人看到“新文创”就在我们身边,它让昔日被埋没的传统文化走入日常生活,也让年轻人喜闻乐见的新文化不断诞生。 (王冬)
来自AI中国网 https://www.cnaiplus.com
本文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