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AI中国网 https://www.cnaiplus.com
作为国内最具人气的虚拟歌手之一,洛天依在过去一年的发展路径很有意思:
2018年夏天,她在共青团上海市第十五次代表大会上献唱原创歌曲《青春纪》;跨年夜登上江苏卫视,和薛之谦合唱《达拉崩吧》,以直播的方式宣告“出圈”;今年初,在上海与钢琴家郎朗同台举办全息演唱会。最近,她又宣布将参加5月中旬在广州举办的荔枝声音节。
看得出,洛天依正在借助各种大众平台,突破自己所生长的粉丝圈层。荔枝声音节是一次气质十分相符的合作。洛天依拥有美妙声线——荔枝是知名的声音互动平台,一直以聚集声控、动漫、二次元爱好者著称,目前拥有2.5亿的全球用户。
对洛天依而言,在荔枝声音节上的30分钟全息演出,将会和更多潜在的受众群体形成共振,借以融入主流文化的领域。
完美的偶像
虚拟歌手最早源自日本雅马哈公司开发的合成软件VOCALOID,其原理是将事先采集的真实人声进行拼接处理,合成为歌声,配以2D或3D形象,组成虚拟歌手的最终形象。
于“经纪公司打造人设、粉丝负责买单”的传统造星模式不同,虚拟歌手是一种PGC+UGC的产物,粉丝可以参加偶像的形象打造。同时,因为虚拟歌手不是真人,不会有年龄困扰,也不会发生真人偶像常见的负面新闻,“人设”极为稳定,堪称完美偶像。
全球范围内,日本是最早推出虚拟歌手的国家:2007年推出的“初音未来”,号称“世界第一虚拟偶像”、“世界第一的公主殿下”,成名作《甩葱歌》一度风靡。
在中国,拥有类似地位的是洛天依,一个灰发、绿瞳,永远15岁的少女,同样源自雅马哈公司的VOCALOID软件。2012年,上海一家公司获得授权,开始在国内正式推出洛天依。
受益于互联网技术带来的审美革新,初音未来和洛天依都生在一个流量红利的时代,她们有能力串联二次元、绘画、游戏、动漫周边和演唱会等原本相对分散的产业,激发巨大的商业能量。有媒体报道称,初音未来在过往十年“创造和带动”超过百亿日元的全新消费市场。
即便在中国,也有某银行推出初音未来主题信用卡、手机厂商推出名为“初音绿”配色手机的经典营销案例。动辄与“千元票价”、“座无虚席”等词语联系在一起的洛天依,则是国内率先实现盈利的虚拟歌手。
打破次元壁
无论是初音未来还是洛天依,背后运作公司的触角并不止于原生领域。突破圈层、走向大众,成为主流文化的组成部分,是它们选定的方向。
或者说,是初音未来选定、洛天依跟随的方向。按照媒体报道,初音未来诞生十二年来,曾经在法国唱歌剧,在美国当Lady Gaga的演唱会嘉宾,在日本当MTV颁奖典礼的嘉宾。2019年初,她还差一点登上CCTV网络春晚的舞台。相比之下,洛天依正在“奋起直追”。从登上湖南卫视、央视这些主流电视媒体,到与美年达合作推出限定版饮料,再到最近唱《灭霸我不干了啦》,主动“蹭”起《复联4》的流量,洛天依团队的动作,都在针对圈外人发力推广。有意无意间,她效仿了初音未来的路径,一点点积攒着打破次元壁的力量。
但和初音未来一样拥有“V家血统”的洛天依,正在遭遇初音未来不曾遇见的困难。受制于国内版权和UGC的能力差异,她很难完全复制初音未来的商业模式。好就好在,比起出道已久、相对温吞的初音未来,差点中途夭折的洛天依及其背后团队,眼下散发出一种更强烈的饥饿感,正在更频繁地登上头条,在媒体语境中被描述为虚拟偶像产业——至少是国内市场——的代言人。
未来一段时间,关于洛天依和初音未来的比较,仍将持续。就在初音未来公布2019年魔法未来演唱会新造型、洛天依宣布将参加5月18日的荔枝声音节后,二者的粉丝循例在B站、微博、贴吧等阵地发生小规模争论。Miku党(初音未来的粉丝昵称)质疑洛天依“第一歌姬”的称呼过于狂妄,锦依卫(洛天依的粉丝昵称)则反击称初音未来“已过气”。
类似的口水战,实际上在每一次初音未来或洛天依的演出前后都鲜见,随着洛天依以更积极的姿态拥抱主流,其所代表的的虚拟偶像经济,迟早会成为一种无法忽视的社会现象。没有人会永远年轻,但永远都会有年轻人,洛天依将会陪伴一代又一代的年轻人。那会是人类从未见过的文化图景。
来自AI中国网 https://www.cnaiplus.com
本文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