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2024-04-19 00:00:00 热度:

喜马拉雅大师课重塑音频好课 携蒋勋等头部IP引领知识付费新潮流

LX A i 中 国 网 Q
在4月18日的夜晚,备受华人社会尊敬的作家、画家及诗人蒋勋先生,以特邀嘉宾的身份,通过线上直播的方式,参与了喜马拉雅的423听书节。他为听众带来了一场关于“无用之学”的深刻演讲——《春日诗话特辑:春天里的文学》。 这次线上活动恰逢喜马拉雅无用学·大师课会员产品发布一周年之际。自2023年推出以来,大师课一直致力于为对广泛文化领域感兴趣的用户,以及那些渴望个人知识成长的人们,提供高水准的知识服务。至今,已推出包括修习、审美、内观、求知在内的四大类别的大师课程。一年的时间里,共有65位文化大师的128门经典课程上线,举办了12场线下大师面对面活动,为听众带来了一场知识的盛宴。目前,喜马拉雅大师课会员数已超过4万,其中女性付费用户占比超过60%。据透露,蒋勋先生计划于今年6月15日在杭州举办一场千人规模的线下专场活动。 蒋勋先生的加盟,为喜马拉雅大师课带来了重要的发展。自去年登陆喜马拉雅以来,蒋勋系列以其深厚的文化背景和独到的艺术视角,赢得了众多用户的关注。经过一年多的发展,蒋勋系列在喜马拉雅的播放量已达到3842万次。平台上现已收录了《蒋勋细说红楼》、《蒋勋细说庄子》、《蒋勋:中国文学之美》等13部作品,内容涵盖文学、美学、诗歌等多个领域。 自2023年起,喜马拉雅与多位杰出学者合作,包括天体物理学家张双南、哲学教授王德峰、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戴锦华,以及资深学者许子东、费勇、周国平、施展,作家张大春、刘瑜,资深媒体人梁文道等,共同举办了十二场无用学·大师面对面活动,吸引了数十万观众线上线下参与。 在喜马拉雅无用学·大师课的直播中,蒋勋深入探讨了庄子的哲学思想,提出“无用之用方为大用”的观点,强调了超越功利、追求内在价值的重要性。 公开数据显示,到2025年,国内知识付费用户规模预计将达到6.4亿人,市场规模将达到3808.8亿元。喜马拉雅平台以其独特的视角和创新的模式,正在重新定义知识付费行业。知识产品具有商品和文化的双重属性,一年来,喜马拉雅大师课还上线了王德峰、钱文忠、郭继承、张其成、费勇等国学、哲学、文学领域的大咖课程。在对抗虚无、对抗孤独的声音世界中,听众通过点赞投票表达了自己的选择。 2024年第一季度,北师大的陈宝国教授入驻喜马拉雅,同期上线的还有广州大学的胡宜安教授、斯坦福大学的童慧琦教授等,他们在平台上讨论心理学、正念冥想、生死等话题,关注当代人的内心需求。2024年春节期间,喜马拉雅上受欢迎的大师课专辑包括《蒋勋细说红楼梦》、《胡宜安·生死课》、《北师大陈宝国·心理学通识课》、《AI实践真知课》等。其中,喜马拉雅与中国企业家杂志联合制作的《AI实践真知课》荣获国家广电总局2023年度优秀网络视听作品。 随着知识经济的稳步发展,非核心、缺乏刚性的“通用技能”类内容,如时间管理课程和短视频剪辑指导等,其稀缺性已显著减弱。然而,音频知识内容的发展路径日益明朗,除了音频直播外,其增长主要沿着两条脉络展开:一方面是注重实用性和功利性的刚需知识,满足用户在特定领域内的快速学习需求;另一方面是注重趣味性和文化深度的内容,以故事和文化为导向,重新定义了知识付费的潮流。 喜马拉雅大师课作为平台的头部IP,不仅汇聚了众多文化巨匠的智慧,更以其独特的运营模式,重塑了音频行业的内容产业定位。传统的线性思维将产业链视为上下游的单线关系,而网状思维则强调生态系统中各要素之间的交织与互动。在这种新的认知框架下,喜马拉雅大师课是与众多文化IP、创作者、用户等共同构成的生态网络的一部分。 随着2024年第七届“423听书节”的开幕,我们见证了社会学家涂尔干所描述的“集体欢腾”这一购物狂欢节概念的生动演绎。在这种氛围中,用户们建立起共同的认知和喜好,他们的积极评论、点赞、转发以及付费行为,展现了对精品有声书和有声好课的热爱与推崇。这一音频行业的集体欢腾不仅为用户提供了表达喜好的平台,也为整个知识经济注入了新的活力与机遇。
LX A i 中 国 网 Q

本文网址:

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人工智能报;合作及投稿请联系:editor@cnaiplus.com

AI中国号...

关注微信公众号,了解最新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