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2023-05-17 00:00:00 热度:

供需偏紧推升面板涨价,TCL科技等面板厂有望实现盈利

AI中国网 https://www.cnaiplus.com

自2023年开始,面板价格一直在持续回升。一方面,针对行业内的“动态控产、按需生产”策略已成为共识,各大厂商积极调节产能利用率,使得一季度面板库存一直保持健康水平;另一方面,春节期间下游需求复苏,中国品牌厂商策略性备货,推动面板价格稳步上涨。根据群智咨询(按面积计算)的测算,一季度面板供需比为5.1%,二季度为4.3%,全球LCD TV面板市场的供需持续维持动态平衡偏紧。

华西证券认为,随着面板价格持续上涨和供需关系不断改善,TCL科技和京东方等国内面板领军企业的盈利状况将得到显著改善,面板行业健康发展的趋势是不可避免的。

供给侧调控加上需求侧复苏,LCD行业将迎来产量和价格的双重提升

从供给侧看,随着日韩厂商的退出和台湾厂商的生产线转型,全球LCD面板产能不断集中到大陆,大陆面板厂商的话语权也在不断提高。在经历了2022年的面板周期低谷后,大陆头部面板厂商调整了过去的“满产满销”商业模式,采用“按需生产、动态控产”的策略来实现产品价格和产能之间的动态平衡。根据TCL科技在5月8日的投资人交流会上公布的信息,目前面板行业库存已降至1.5周左右,终端和渠道的库存整体上都保持健康水平。

从需求侧看,随着经济的复苏以及居民消费的回升,面板下游需求已经开始反弹。根据GFK、NPD等市场调研机构的数据,2023年Q1全球TV零售量同比增长了1.5%,面积同比增长了5.6%。从三月份开始,品牌厂开始对二季度的需求预期保持乐观态度,积极启动备货,加上中国品牌厂家在618促销季的推动,二季度面板需求预计将会继续增长。根据群智咨询的预测,二季度全球液晶电视面板出货量将达到6190万片,环比预计上涨8.3%。

在供给调整和需求恢复的情况下,面板价格已经开始反弹。根据奥维睿沃的月度价格信息整理,今年的TV面板价格已经连续五个月上涨,5月份32-75英寸的TV面板价格相比1月份上涨了超过20%,其中65英寸的涨幅最高达到了38%,而其他32/43/50/55/75英寸的涨幅在20%-28%之间。

另外有一个值得注意的趋势是,如今在本轮面板周期中,中美市场的大屏化趋势持续发展,带动全球大尺寸面板的需求持续增长。一季度时,中国市场上65寸的电视销售量已经超过了55寸,并成为第一大主销尺寸电视。与此同时,一季度电视面板的平均出货尺寸达到了47.2寸,同比增加了1.3寸,环比增加了0.7寸(数据来源:奥维睿沃)。这种大尺寸的趋势可以加速行业产能的消耗,群智咨询之前曾进行过测算,即电视平均尺寸每增加1吋,就会消耗1条月产能约为9万片的8.5代面板生产线的产能,因此平均尺寸的增长将更有效地消耗新增产能,对平衡供需关系将起到极为积极的作用。

头部面板厂商释放积极信号,盈利修复在即

从近期各大面板厂商发布的一季报财务数据上可以看出,该行业的复苏状况显著改善,如TCL科技的半导体显示业务实现收入151.2亿元,环比去年第四季度增长了11.01%,而显示面板销售面积则为1,132.3万平方公尺,环比增长了12.33%。

TCL科技在回答投资者提问时表示,面板价格上涨将进一步体现在二季度的业绩中,而大尺寸产品价格的上涨将推动毛利率的改善。因此,三季度主要面板生产厂商有望恢复盈利,随着圣诞节、感恩节等年底备货旺季的到来,面板价格有望继续上涨。而京东方则表示,随着下半年促销季的到来,终端销售回暖,品牌方备货能力进一步提高,LCD产品将有机会迎来产量和价格的双重提升。

TCL科技认为,大尺寸化趋势是今年面板需求增长的主要驱动力。中国一季度的TV平均尺寸大幅提高到了60英寸,全球TV平均尺寸今年将成长1英寸以上。随着全球显示面板平均尺寸的快速成长,市场对65英寸、75英寸、85英寸等大尺寸面板的需求将推动这些大尺寸产能趋于紧缺。

目前,TCL科技电视面板市场份额位于全球第二位,其中55吋和75吋产品份额居全球首位,而65吋的产品份额位居全球第二位。TV产品中,65英寸及以上产品的出货面积占比超过45%。高大尺寸业务产能和规模的优势,使TCL科技具备更快地从周期底部崛起的能力,而且有望在本轮大尺寸需求周期中获得更多机遇。

长江证券公司研究报告称,TCL科技的显示器业务在淡季表现符合之前的预期,而全年的表现依然具备相当大的弹性。该研

AI中国网 https://www.cnaiplus.com

本文网址:

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人工智能报;合作及投稿请联系:editor@cnaiplus.com

AI中国号...

关注微信公众号,了解最新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