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中国网 https://www.cnaiplus.com
随着互联网、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广泛应用,智能制造行业已经深入数字化转型。智能制造运用新一代信息技术,通过数据建立学习模型,自动优化生产流程,提升产品质量,大规模实现定制化。智能制造行业预计到2022年产值将达到3.3万亿元,到2025年将达到5万亿元,并且年均增长率将达到15%。
一份来自人瑞人才及德勤中国的联合发布的报告指出,智能制造行业的增长主要将来源于数字技术在产数融合下的发展和应用场景的增多。报告显示数字化转型是智能制造实现增长的必经之路。该报告还指出人才的供需和能力问题是智能制造行业数字化转型过程中的关键。
数字化转型是智能制造行业实现业务变革的终极目标。在数据驱动改善研发、生产、运营和服务的过程中,数字技术与业务需求相结合是转型的必要途径。未来,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投资将持续加速,数字技术应用场景将更加丰富。然而,随着转型进入深水区,智能制造数字人才的数量和质量越来越重要。
据报道,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智能制造产业缺乏足够的数字化人才。《制造业人才发展规划指南》报告显示,到2022年,中国智能制造业约缺少430万名数字人才,预计到2025年,数字人才缺口将扩大至550万人。调查还发现,46%的受访者对自己所在企业当前的数字人才能力表示不满意,主要体现在数字与业务结合、数字化技能和数字团队建设方面。这些问题成为数字化转型过程中的瓶颈。
解决人才缺口问题,需要精准的人才匹配和培养。报告提出了数字化时代“井”型人才概念,该模型在原有的“π”型人才基础上增加了软性技能和数字能力,强调了双向精准匹配的人才选拔在合理预期下的重要性。报告建议从人才培养入手,打造“数字人才实训基地”来解决数字人才紧缺问题。该模式充分考虑到企业、院校、政府、人力资源培训机构和个人在共建数字人才实训基地中的优势能。
AI中国网 https://www.cnaiplus.com
本文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