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2023-01-02 00:48:12 热度:

数字经济这十年| 医联:数字经济催化医疗高质量发展

AI中国网 https://www.cnaiplus.com

【环球网科技报道 记者 王楠】数字经济释放的增长动能,正在呈现加速态势。

“从2017年到2021年,我国数字经济规模从27万亿元增长到超45万亿元,稳居世界第二。数字经济在整个GDP中的比重提升至39.8%。”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相关负责人近日在第五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数字经济发展动能正在加速释放。

加速动能的释放,不是一蹴而就。要让数字经济高速、高质量发展,比单纯的提升市场份额要难得多。电商、智能制造等行业等领域已经具备一定规模,但一定程度是互联网时代的增长惯性。进入数字经济时代,更为关键的是,要让数字经济真的“为民所用”,将人人需要的民生问题通过数字能力解决。而数字医疗,落在民生与科技的交汇之处,是值得关注的重点区域。

政府搭台 企业唱戏 互联网医疗拒绝“赚快钱”

今年6月,国家卫生健康委和国家中医药局联合发布的互联网医疗重磅政策《互联网诊疗监管细则(试行)》(以下简称《细则》)正式开始施行。《细则》以促进互联网诊疗健康发展为总体目标,强调要依托实体医疗机构,线上线下一体化管理,严禁使用人工智能等自动生成处方,保障互联网诊疗全流程的服务质量与安全。强化了互联网医疗“医归医,药归药,AI归技术”的属性。行业中人士普遍认为,这是行业监管趋于严格的动作,行业将继续以“严肃医疗”为核心进行发展。

对此,医联创始人、CEO王仕锐向记者表示:“数字医疗的发展与其他行业并不相同。仅仅将数字化能力堆砌于医疗行业之上,所产生的价值微乎其微。真正的数字医疗,应当以底层的医学思想为本,从患者疾病治疗的有效性进行深挖,在此基础上遵循循证医学进行创新。行业政策的发布,就是为了让各个企业找准发力点,让行业向高质量方向发展。”

事实上,对于医疗行业来说,其应遵循的发展方向与电商、外卖等行业的数字化有所不同,如以传统思路对行业进行赋能,无疑是浮于表面,未曾深究。正如《细则》中指出的,“要对接省级监管平台,开展线上线下一体化监管。”要求线上诊疗平台应与线下医院在医疗服务规范上保持同频共振,不能只有互联网思维,而缺少对医院、医疗本质的理解。在搭建好线上运营能力的同时,要深挖医疗能力,保证线上线下一体化,充分发挥好在线平台作为院外补充这一定位的作用。

总体来说,经历了十余年发展的互联网医疗行业在《细则》规范之下,迎来了明确的发展前路,即以医疗本质为根基,充分发挥数字技术的创新能力。行业内多数人士认为,这一规定将进一步利好严肃医疗企业,如医联等以互联网医院为定位的企业。

深入行业研究 打造数字医疗“产业样本”

近年来,推动平台经济健康发展,引导支持平台企业加强数据、产品、内容等资源整合共享,扩大协同办公、互联网医疗等在线服务覆盖面,是民生领域进一步优化资源配置的重点。

作为民生问题的重要一环,医疗是数字经济的问题的重要靶点。事实上,疫情期间数字医疗的增长动能已经得到了充足的释放。无论是传统医院还是平台型企业,都在全力建设互联网医院。一方面,此为民生所需;另一方面,也是市场需求使然。

“但令人惋惜的是,很多互联网医院还只是‘花架子’。” 有专家表示,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国超过1.3万家二级以上医疗机构中,建成互联网医院的约为1700家。《2021中国互联网医院发展报告》显示,超九成互联网医院处于建而不用或浅尝辄止的“僵尸状态”。此外,互联网医院同质化问题严重,服务多局限于预约挂号、医疗咨询、复诊续方、开方售药等非医疗核心业务。导致的结果就是,用户“不得不用”,市场不断扩大,但实际效果未必见好。

如何让互联网医疗从“不得不用”,到“心甘情愿地用”,则是互联网医疗需要考虑的核心问题。对此,王仕锐表示:“要让互联网医疗的能力真的为民所用,需要系统性解决的问题,这也是数字医疗企业需要‘下苦功’的地方。”

王仕锐认为,首先,互联网医院要让用户用的明白,用的好。要做到让患者拥有与线下就医一样、甚至更好的体验。比如医联互联网医院正式上线北京地区医保支付功能,成为北京地区首个实现线上医保支付的平台型互联网医院。让患者在线上复诊也可以通过医保进行支付,减少了慢病患者的开销,让互联网医院的服务可以更“亲民”。也让更多被自费药品价格所阻碍的患者享受到了低价、可及的服务,更是落实了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化,让更多人可以享受到数字医疗的福祉。

其次,从资源配置角度,互联网医疗企业完成高效资源配置,让真正有需求的医患对接,才可以真正优化医疗行业整体的工作效率。比如,医联等企业通过对于多个疾病的深入研究,打造标准化操作流程(SOP),让线上管理流程更规范化,提升医生的管理效率,提升患者治疗效果。

“最后,创新数字疗法的研发。”王仕锐说,数字疗法在于通过循证医学手段和创新的数字化技术,解决传统慢病治疗的时间、空间、成本、个性化、疗效等主要痛点。全新技术的研发拓展,则需要企业在框架内,加强与医院、医生、行业的交流,摒弃原有的互联网打法,配合各地政府进行广泛的探索和研究,才能有所成效。当然,如上海、北京、杭州等多地已经开展了政策的扶植,数字疗法的发展未来可期。

我国数字经济发展具有特别有利的条件,数字基础设施很发达、制造业的数字化空间广阔、产业链非常齐全。但需要警惕的是,即便承担了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撑作用,数字经济也不可肆意发展,需率先归纳出行业样本,以高质量发展为“第一性原则”,才能让持续发展的道路更为广阔。

AI中国网 https://www.cnaiplus.com

本文网址:

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人工智能报;合作及投稿请联系:editor@cnaiplus.com

AI中国号...

关注微信公众号,了解最新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