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中国网 https://www.cnaiplus.com
「云研报」以青云科技数字价值研究院的行业研究为基础,结合青云产品技术创新与服务经验积累,持续分享数字化洞察、最佳实践。
被广泛应用于土木建筑、水利、国防等工程领域的水泥,其制造工艺已经进入稳定成熟阶段,技术更新周期长。近两年,随着“双碳”政策的推进,水泥行业的产业链得到进一步延伸,行业协同处置、智能化和新能源布局,必然将推高企业的综合成本。
对于处于资源能源转型与数字化转型中的水泥行业来说,良好的信息化基础不仅能够应对挑战、推动降本增效,还有可能推动商业模式的创新。
强大稳定的 IT 基础平台必不可少
大型、中型水泥企业,以及大多数机立窑水泥厂都装备了生产过程自动控制系统,也在逐步对生产、销售、库存、采购等一体化的综合化管理进行信息化能力建设,以增强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可以说,整个水泥行业的 IT 投入一直在持续增强。
但长久以来的按需建设,带来了服务器数量与种类的持续增多,造成运维管理复杂,资源利用率低。同时,新的业务上线,还会面临扩容成本高、资源交付不灵活等问题。从整体信息化系统规划、制定信息化规范标准、避免“信息孤岛”、避免盲目建设等多方面考虑,建设一个高可用、可扩展、高可靠、简单易用的 IT 基础平台是必不可少的。
青云科技(qingcloud.com,股票代码:688316)在服务泰安中联水泥有限公司、湖南韶峰水泥(集团)、云南丽江西南水泥厂有限公司、海盐秦山南方水泥厂、江西玉山南方水泥有限公司等水泥企业的过程中,为其部署了云易捷超融合系统,用于承载水泥厂的专家优化控制系统、生产运维系统、智能物流系统、设备在线诊断等智能制造的生产业务以及研发测试业务系统等。经过验证,有效提高了资源利用率,显著提升了运维管理效率及业务服务连续性。
云易捷超融合管理界面示意图
有效监测 UPS,保障数据安全落地
不少水泥企业均选择在石灰石资源丰富的矿山地区建立工厂,以降低原材料运输成本,这就不得不面临一个现实的问题:水泥厂往往因此地处偏远地带,电力供应并不稳定,突然断电的情况时有发生。
意外断电可能造成的损害很多,如业务系统数据丢失或服务器硬件受损等问题。利用 UPS 电源提供无间断供电,以确保有足够的时间完成数据保存等任务,是绝大多数水泥企业的选择。
而有效监测 UPS 状况,发现异常即进行报警推送,并且能够根据电量储备情况支持对虚拟机及物理机的自动关机,执行预定义脚本,也成为水泥企业选择青云云易捷超融合的重要理由。
同时,一旦发生不便于解决的问题,水泥企业也可以通过 7+24 在线服务系统,得到快速响应。青云也通过这一途径,更深入地了解到水泥行业的深层需求,持续进行针对性的性能提升,做到设备安全下线,数据安全落地。
UPS 电量监测示意图
青云云易捷让数字化转型更顺
青云云易捷超融合通过软件定义的方式,统一对外提供计算、存储、网络等服务,弹性交付给业务系统使用。企业避免经历漫长的 IT 架构方案设计、硬件选型、设备采购、设备分批到货、上架安装、配置网络、综合调试等流程,大幅缩短业务上线时间。同时,企业可实现整体拥有成本降低,实现按需扩容。
首先,通过计算虚拟化、分布式存储技术,服务器的硬件资源实现池化处理,保证硬件资源的充分利用,更高效利用硬件资源。
其次,通过青云自研分布式块存储 QingStor NeonSAN,与计算虚拟化服务进行融合部署,取代了专有的存储相关设备,减少 FC 网络,HBA 卡等专用配件,降低设备额外能耗及空间占用,降低整体拥有成本。
第三,网络上,通过 VLAN 进行组网及业务之间的隔离,并且提供网络安全功能,如防火墙、安全组规则等,沿用用户在网络侧的使用习惯。
最后,通过统一访问门户,管理员可以完成极简的智能化运维,在一个界面上实现 CPU/内存/存储等资源的分配、虚拟机全生命周期管理。
云易捷超融合管理界面示意图2
水泥企业通过部署青云云易捷超融合,实现了基础设施保障能力的升级,推动了存量应用的架构改造与升级,分布式架构及多副本机制实现了核心业务的高可用性,实现业务持续无间断运行和数据的零丢失,并且大幅降低了 IT 建设成本及运维成本。
面对资源能源节约、管理集约等多重挑战,水泥行业的数字化转型仍任重而道远,青云科技将持续深入行业需求,不仅陪伴水泥企业走稳数字化转型的第一步,也走好数字化创新的每一步。
AI中国网 https://www.cnaiplus.com
本文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