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评为人父母别把孩子逼成樊胜美,每个家庭虽能力不同,但不能以任何借口,剥夺孩子应得的爱与尊重。“二胎时代”,重男轻女、厚此薄彼,都将带给孩子莫大的伤害。
为人父母,便身担重任,不该任性妄为。每个家庭虽能力不同,但不能以任何借口,剥夺孩子应得的爱与尊重。“二胎时代”,重男轻女、厚此薄彼,都将带给孩子莫大的伤害。子女无法在爱和温暖中平等地成长,是父母的失职;拒绝反省自身问题,更是为人父母的可悲!
近日,浙江杭州电视台《杭州和事佬》栏目在网上发布的一期节目,引发网友热议。一位90后女孩意外去世,其父母向女儿所在公司索赔41万元,原因是“为儿子买房”。法学专家、中国政法大学传播法研究中心副主任朱巍介绍,逝世女子生前所在公司向其父母支付的并非“赔偿金”,而是一种“补偿慰问金” 。在本次事件中,女子系在工作范围外意外去世,公司更多给的是“基于人道主义的补偿慰问金”。“具体赔偿的额度由双方商定。”朱巍说,父母对公司的谈判要求以及公司的不予补偿都是双方的权利。
知名心理学家武志红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他们(女孩父母)最终还拿到了钱,其实这是大错特错!”武志红认为,逝世女子父母获偿可能产生不好的影响,真正应做的,是社会或司法机构“非常旗帜鲜明地”告诉他们“你们错了”“你们应该担负最大的责任”,并对其进行惩罚。
最近,央视评为人父母别把孩子逼成樊胜美,一名90后女孩的去世引发舆论关注,有人称这是“现实版樊胜美”。
“姐姐”这一家庭角色也因此引发公众热议。
1996年李玉 在东方时空的《生活空间》曾做过一期纪录片式节目,片名就叫《姐姐》。
央视评为人父母别把孩子逼成樊胜美,一对双胞胎即将出世,剖腹产前的家庭会议上,大家认为女孩可以多照顾男孩,决定先拿她出来,赋予她姐姐的名义和随后需要承担的义务。六岁的小女孩对这种身份提出了质疑,在一个晚餐时间,她终于爆发,无数遍地对自己母亲哭诉:“你不喜欢我了!”
原本领导安排李玉去拍摄一个刑警的故事,她来到刑警的家里“做功课”,却把刑警放在一边不管,将摄影机对准了刑警的小女儿:一个和弟弟一起诞生于剖腹产,并由父母强行冠以“姐姐”头衔的小女孩。
为人父母,便身担重任,不该任性妄为。每个家庭虽能力不同,但不能以任何借口,剥夺孩子应得的爱与尊重。“二胎时代”,重男轻女、厚此薄彼,都将带给孩子莫大的伤害。子女无法在爱和温暖中平等地成长,是父母的失职;拒绝反省自身问题,更是为人父母的可悲。
本文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