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2020-04-17 00:00:00 热度:

员工医院上演武力较量,是水滴筹轻松筹背后的商业原罪?

LX A i 中 国 网 Q

极客网·极客要闻4月17日 从线上到线下,水滴筹和轻松筹从未停止过较量。

TIM截图20200417102151.jpg

近日有网友曝光了在某医院内水滴筹和轻松筹的员工因为“抢生意”而发生肢体冲突的视频。在4月15日水滴筹的官方回应中可以了解到几点:

1.该冲突是轻松筹员工言语威胁和污蔑导致的斗殴。

2.轻松筹以水滴筹为假想敌,公开张贴“干死水滴筹”的攻击性标语,并且展开了一系列的挑衅、骚扰等小动作,致使双方已经发生数起纠纷。

而水滴筹的说法却在随后被轻松筹否认,表示水滴筹“所谓经调查为混淆视听,实为扫楼被举报。”并且在轻松筹的生命中还贴出了水滴筹对轻松筹员工恐吓、主动挑起冲突的对话截图。

不管谁对谁错,其实线下扫楼人员之间的较量背后更多突出的是轻松筹和水滴筹借助公益的幌子实现商业利益的事情。

此前有媒体曾经曝光过水滴筹的营销策略,通过末位淘汰的方式来抢占市场,为了能够让自己在一个月内完成业绩除了在医院扫楼之外,甚至还有所谓的“志愿者”不加以审核患者的财务状况便直接凭空编故事,将患者病情发到平台上募捐,从而进行抽取提成。

这种现象早已司空见惯。在去年年底,有媒体曝光了“水滴筹审核漏洞多”的报道,将水滴筹推向了舆论的风口浪尖。虽然水滴筹方面回应称只是个别地区个别线下人员的违规现象,但难掩公益背后变生意的事实。

而轻松筹也曾发生过类似的负面新闻,几乎每年都被网名举报募捐不实的信息,在之前还被国内多家知名媒体点评批判。甚至在2017年曾被曝光会员账户资金被私自挪用的事情。

如今,网络众筹生意乱象丛生已经是不争的事实,做公益最后演变成了抢生意,虽然这些众筹模式的创新为不少困难的家庭提供了便捷有效的筹款渠道,但频频被曝光的漏洞也让这些众筹平台面临着挑战。

公益众筹在近几年的国内发展趋势的确不容小觑。截止到2020年3月底为止水滴筹已经累计为大病家庭筹款超过285亿元,支持了救助项目的爱心人士超过3亿人;轻松筹经过短短几年的发展也拥有了1.8亿用户,帮助200万个家庭完成了慈善募捐。

但需要理清的一点是,众筹平台看似是带有公益属性,但本质上还是属于商业机构,赚钱做生意才是他们的最终目的。拉拢更多的用户通过平台发起筹款,平台能够收取手续费来增加自己的收入,这也无可厚非。但这并不意味着这些平台就可以以“公益” 的名义枉顾道德的约束,不断透支消费者的信任。

为了“抢生意”在大庭广众之下“互殴”,吃相极其难看。

一边是“公益化”的形式需要,一边是商业利益的变现,对于平台来说如何更好的平衡这两者之间的关系,维护用户权益的同时合理的实现企业的盈利,也成为了亟待解决的难题。

没有一个平台的发展是轻松的,用户信任的建立需要一个长久的时间沉淀,而崩塌只是瞬间。除了法律上的监管之外,平台自身也需要重新理清自己的责任和义务,分好公益和生意的界限,不要让公益沦为“带血”的生意。

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 )

LX A i 中 国 网 Q

本文网址:

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人工智能报;合作及投稿请联系:editor@cnaiplus.com

AI中国号...

关注微信公众号,了解最新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