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AI中国网 https://www.cnaiplus.com
近日,“人工智能科技创新峰会暨产融洽谈会(AI.IPS)” 在深圳天安云谷国际会议厅圆满落幕。参会嘉宾与项目方共同探讨人工智能领域前沿科技和创新理念,深挖中国产业优势,拥抱新经济。
本次大会由氮氧空间加速器发起,大湾区资本、天安云谷与Xhub超级加速器联合主办,达沃律师事务所和Sinnolab加速器协办,汇集了中加技术转移中心、Hong Kong-X Foundation等机构,对当下中国产业局势——尤其是贸易战背景下的科创投环境做出分析和预测。
会议结束后,氮氧空间创始人吴洁、BCP大湾区资本董事长胡芃和天安骏业总裁杨毅接受了的专访。吴洁认为在目前资金基本面紧张的大局势下是“大浪淘沙”,资本应该采取更开放的姿态拥抱这个时期;胡芃认为目前中国步子会迈得更谨慎些,美国还会出监管的细则,中国的资金端也有收敛,可以想见,中短期资本市场会面临更难的挑战,但是这有助于一级二级市场的回归理性;杨毅认为要关注三大模块的项目和公司:生命科学、工业4.0和可持续发展(包括智慧城市,新能源,智能交通)。
变局
2018年8月,腾讯总裁马化腾在一封公开信中指出,互联网的主战场,正在从消费互联网向产业互联网转移。产业互联网侧重在实体经济的升级转型,由低端到高端,从浅至深地推动实体经济升级和数字化转型,整合资源,相互协作,挖掘出产业链在互联网化中的真正价值。
氮氧空间创始人兼CEO吴洁对产业互联网的发展发表了自己的见解:产业互联网的特征是变革中的各项技术广泛深入各个领域,科技创新与传统产业加速融合,内部效率和外部能力得到大大提升。
吴洁承认,进入2018年后,创业环境有变冷的趋势。中国整体的GDP增长放慢,不仅是中国,全球市场都面临挑战。
有一部分中小企业之所以在资本寒冬到来时走不下去,有很多自身原因。比如公司治理、战略方向、资金管控都有问题,不具备很好的抗压性和造血能力。资本紧缩的情况下,对于真正在科技创新领域深耕的创业者反而是好事。
过去十年,人类的科技创新完成了一个完整的进化周期,将引领我们走进一个全新的时代。在这个小周期中,完成了从基础技术创新——技术应用创新——商业模式创新——新一轮基础技术创新的循环,技术迭代提供了基础、应用创新开辟了新的市场、模式创新重新分配蛋糕……许多现有的技术平台无法继续承载海量数据带来的新技术时代,模式创新走到瓶颈期。这个时候就需要下一代的技术创新去破旧立新,去搭建新一代的信息载体平台,推动下一层面的应用创新。这一轮创新主要体现在新技术和现有以及传统行业的应用结合。所以新技术的真正价值不在于替代,而是整合到现有行业和技术解决方案中,从而提高整体的生产效率。
吴洁说,在寒冬中,我们还是要相信改变的力量。资本的意愿和企业发展的黄金期往往是错配的,资本助推技术创新的关键,是在坚持第一性原理的基础上,依靠前沿技术做出行业洞察,并从本质上优化成本效率和结构,推动产业升级。“通过技术转移和科技成果孵化,成为实体经济的科技赋能者。”
阵痛
年初,中国对美等将对进口钢铁和铝分别征收 25% 和 10% 的关税的行为作出反击,中美贸易战擦枪走火。9月,美国宣布对2000亿美元的中国输美产品加征10%的关税;自2019年1月1日起,关税将提升至25%。中方也采取了包括对原产于美国约600亿美元进口商品实施加征关税,税率5%-10%不等在内的回击措施。此后,摩擦依旧不断。
大湾区资本董事长胡芃有10余年金融行业经验。他回忆,6个月前,在资本市场是即将迈入寒冬的时刻,但那个时候,高科技板块从行业到市场端都仍很有热情。说明虽遇资本寒冬,但是一级市场在高新制造业领域,热情未减。
胡芃说,2018年中美贸易战如火如荼,交战炙热,西方投资界也对中国产生了一些担心。十年之前,没有投资人问Why China?但是过去一年,我们听到了部分境外投资人的顾虑,为什么要投中国。这里一方面客观的说明中国的创业投资环境和企业竞争力基础和十年前不可同日而语,一方面也要看到有的疑问是友善的,有的可能不尽友善。
日前,美国商务部对美国的贸易顺逆差做了很详细的分析。特朗普用的词语定义这场贸易战时,前后分别用了三个词语:贸易战 (trade war)、战役(battle),再到摩擦(skirmish)。胡芃认为,这可以说美国总统做好了采取相对温和举措的准备。
11月30日,中美领导人在G20峰会上实现元首会晤。会后,商务部回应中美磋商细节,表示中美元首会晤很成功,对落实有信心。胡芃认为这是一个窗口期。
而对于趋势的判断和预测,胡芃说,这场争端应该没有那么快结束。从业界的反馈结合美国的政局来看,有相当一部份人认为至少可能还会持续一年。
这给出三个启示:首先,新经济产业生命力虽然依然旺盛,其中人工智能是排头兵,境内资本市场改革的方向也是明晰的,口子已经打开了,步子不会放缓。但监管层面的加强意味着投资人在中短期仍将面临挑战,要特别注意甄别,并非所有标的都是最好的标的。比如5G的应用端可能比基建端要延后,人工智能方面硬件端的发展会相对走在前面等等。其次,美国对知识产权的强监管会延续一段时间,我们不认为双方元首释放的关于贸易关税的友善信号会很快落实到更广义的监管层面。最后,虽然好项目在任何环境下都是好项目,但现在一级市场仍然存在一定估值泡沫,因此买方和卖方都要有一个合理的心理预期,才能在合理估值中找到最合适的标的。
合作
本次会议上,粤港澳大湾区也成为讨论焦点。相比于世界的其他三大湾区(纽约湾区、旧金山湾区和东京湾区),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起步晚,发展空间大,面对的挑战也多。
充分吸收全球范围内的技术、人才和资本,加速科技成果转化,推动大湾区产业升级成为当天会议突出主题之一。
大湾区资本董事长胡芃观察到,全国相当数量的专利申请都来自粤港澳大湾区。其中,就深圳而言,绝大部分专利又来自于企业。这个和美国硅谷在创业形态上有很大的重叠性。“两个湾区有强烈的结合的属性。”大湾区资本背靠港澳大湾区向外延伸,涵盖了北美大湾区和其他资金发达区,希望给资本和市场做对接,完成桥梁的作用。
对于贸易战背景下的合作空间,胡芃认为美国政府在意的是有:第一、有正常的合作框架、有正常的授权和转让;第二、不希望技术的价值被伤害,必须有相应的功能价值体现出来。换句话说,正规合法的营商渠道依然是开放的。“在强监管环境这一新常态下,会进一步激发大家对好的技术的诉求。知识产权本身就很重要,只有秉持国际化、市场化的路径,共同研发新IP,才是长久之道。”
天安骏业总裁杨毅提到湾区合作时,非常注重优质人才的交流和进驻。他认为,要素资源对地理空间的障碍已经不太明显了,但要人才留下来并安居乐业,是难点也是重点。中国城市要发展,需要用新理念构造新节点和枢纽,细化城市功能,让城市的功能魅力最大可能附着在节点上。天安云谷就身体力行此理念,以“人才关爱”为第一优先要务。让产城社区空间满足人的需求:从简单的衣食住行,到人的知识交流,再到企业的创新发展,提供一站式服务。在项目和公司发展上,天安云谷看好三个方向:生命科学、工业4.0和可持续发展(包括智慧城市,新能源,智能交通等)。
来自AI中国网 https://www.cnaiplus.com
本文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