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亿欧2019-05-22 00:00:00 热度:

理解中国宏观经济——贸易战前夕,松紧适度的货币政策

来自AI中国网 https://www.cnaiplus.com

2019年5月17日,央行发布2019年第一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贸易战加剧全球经济的不稳定性,央行在保持人民币稳健的同时,重新提出货币供给“总闸门”,不搞“大水漫灌”。

货币金融供给侧改革

报告指出,“贸易摩擦与政策的不确定性还可能通过推高通胀、损害家庭与企业信心、引发金融市场波动等方式对全球经济产生不利冲击。”

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的中国,如今面临着来自美国加增关税的威胁,以及随之而来的潜在的其他不确定性。央行表示不会大规模投放货币,因此短期央行大幅放松货币政策的可能性较低。

另一方面,报告提出 “结构性去杠杆(structural deleveraging)” , 提高对民企和小微企业的支持,降低地方政府和国有企业杠杆,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高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质量和效率。折射出低迷的全球经济下,央行开始着重关注债务风险。

2019年4月中国宏观经济指标

2019年4月的中国经济数据折射出,中国的工业(industrial output),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retail sales)以及固定资产投资(investment)的增长速度都远低于经济学家预期。国内信贷及消费的萎缩,加之全球经济放缓,显示出中国的经济增长引擎渐渐失去动力。彭博社指出,面对如此低迷的数据,市场对于中国政府增加经济刺激的预期加强,这将进一步促进亚洲股市上涨。

央行进一步指出,“经济运行仍存在一些深层次问题和突出矛盾。从国内经济形势看,部分传统支柱产业进入调整期,制造业投资和民间投资增长有所放缓,经济增长对房地产和基建投资依赖较高,经济内生增长动力有待进一步增强。”

发挥货币信贷政策促进经济结构调整的作用,如果货币政策过紧,可能导致存量债务兑付压力过大,造成信贷、债券市场偿付紧张。

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国家外汇管理局局长潘功胜19日表示,“我们完全有基础、有信心、有能力,保持中国外汇市场稳定运行”。中国的外汇市场将会有更多的资本流入。

结合4月中国经济形势与央行一季度货币政策分析报告,我们认为未来宽货币到宽信用畅通有望,下半年投资趋于稳定,但是由于货币政策强调不会“大水漫灌”,因此投资不会过热。

实际经济周期理论RBC

经济周期是指总体经济活动的周期性扩张和收缩现象。要理解中国当今的宏观经济形势、政策以及周期,最好的方法之一是从实际经济周期理论(Real Business Cycle Theory,以下简称 RBC)入手。挪威经济学家Finn E Kydland,与Edward Prescott共同获得2004年诺贝尔经济学奖,是RBC模型的倡导者之一。

世界银行研究部终身高级经济学家邹恒甫教授认为,RBC 模型的基础在于 ,生产者、消费者、政府都是理性的 ,理性的行为下面即使没有技术的冲击 ,人们的选择也是一种周期的行为。这个周期本身是理性的。对于竞争性的周期理论 ,基本上不需要外部冲击;但对于 RBC 理论 ,则需要外部冲击 ,包括政治的冲击 ,来解释周期。这个类似的方法也可以用来研究中国的经济周期 ,研究中国的财政政策、货币政策、技术进步以及经济结构的改变对中国经济周期的影响。

Kydland与Prescott两位学者的成就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通过对宏观经济政策运用中时间一致性(time-consistent)的分析研究,为经济政策特别是货币政策的实际有效运用提供了思路;二是在对商业周期(business-cycle model)的研究中,通过对引起商业周期波动的各种因素和各因素间相互关系的分析,使人们对于这一现象的认识更加深入。

20世纪80 年代,新古典宏观经济学发展的第二阶段——RBC 理论迅速兴起,使一般均衡分析、实际因素和微观基础在经济周期的分析中得以复兴。RBC 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包括Finn Kydland、Edward Prescott、John Long、CharlesPlosser、 Robert King 等。

RBC主要以实际因素(Real Factors)对经济周期加以解释。RBC 的许多结论具有很强的争议性,受到众多经济学家的严厉批评和质疑,但与此同时,其研究结论对经济周期的典型经验事实(Stylized Facts)具有很强的解释力,其研究方法对现代宏观经济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RBC 研究得出了一系列重要的、有争议性的结论。尤其具有争议性的结论是,经济周期是理性个人对实际冲击最优选择的结果,均衡是帕雷托最优(Pareto Optimum),政府干预只能改善一部分人而不是所有人的福利。

例如,Kydland认为供给对宏观经济波动的影响更加长远。其设计的RBC模型中,技术进步的作用导致劳动生产力提高,相应的就业、投资和产出也增加,总供给曲线上移,经济繁荣增长。反过来,则相反。经济周期在相当大的程度上表现为经济基本趋势的波动,而不是经济围绕着基本趋势波动。也就是说,周期不是对均衡的偏离,而是均衡自身的波动所致所以,只要均衡存在,就存在着帕累托有效,市场不会失灵,政府的任何干预都是毫无意义的。

Kydland的RBC模型中,技术发展的现实波动使国内生产总值、消费额、投资额、工作时间都产生了变化,而家庭和企业对消费、投资、劳动力供应等许多因素的预期都影响到商业周期的变化

Kydland如何看中国智能制造驱动的新经济?

1556953081294349.jpg

国际(EqualOcean)和欧洲最大数字出版集团Axel Springer旗下的德国Business Insider,Gründerszene和美国Business Insider合作举办中美德产业智能高峰论坛,邀请来自全球顶尖的经济学家、科技企业领袖、知名投资人,共同探讨产业智能化的商业机会与投资价值。在这里,你将有机会对话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Finn Kydland,欧洲顶尖的风投公司Lakestar 合伙人Mark Schmitz,英国皇家工程院院士陆永青,找钢网高级副总裁兼首席战略官郎永淳等。

点击了解详情:2019全球新经济年会-中美德产业智能高峰论坛。

来自AI中国网 https://www.cnaiplus.com

本文网址:

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人工智能报;合作及投稿请联系:editor@cnaiplus.com

AI中国号...

关注微信公众号,了解最新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