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大湾区国际科创峰会组委会2019-09-12 00:00:00 热度:

知名经济学家余淼杰登台解疑,中美贸易摩擦看“宝安”?

来自AI中国网 https://www.cnaiplus.com

中美贸易摩擦频发期,系列摩擦对弈最终都升级成为了制造业等高科技领域的自主知识产权比拼。对于素有“中国科技之都”美誉的深圳乃至于制造业等科技产业均比较发达的粤港澳大湾区而言,中美贸易摩擦带来的影响进一步在这一片土地上凸显。新时期,国内尤其是以粤港澳大湾区为代表的制造业企业如何应对贸易摩擦?系列话题成为了社会各界高度关注的热点。

2019年10月17日-18日,BATi 2019大湾区国际峰会将于深圳宝安区前海华侨城JW万豪酒店正式举行。定位湾区,服务科创,此次峰会我们将邀请知名经济学家、长江学者、北大国发院副院长余淼杰将出席峰会主论坛,发表以《制造业企业如何应对贸易摩擦》为主题的演讲授课,帮助粤港澳大湾区中小型制造业企业主看清现状,正确理解贸易摩擦带来的影响。

顺天应时,制造业大区宝安扛起时代重任

客观而言,在全球经济增长放缓期,为进一步确立从技术到商业层面的竞争优势,大国之间科技产业竞争态势更趋激烈也成为了常态,科技产业的自主知识产权成为了竞争的焦点。而且发展到现阶段,我国单纯依靠廉价劳动力积累的国际出口竞争优势也已经逐步势弱,也到了需要考虑依靠技术手段,实现更高层次的技术以及优质产品输出阶段。

深圳作为中国科技之都,自然也成为贸易摩擦冲突所带来的影响最为激烈的一个部分。而宝安区作为深圳产业大区、制造业大区,自然也成为了受贸易摩擦影响的重度区域,而宝安区最为核心的智能制造产业更是成为了新时期中美博弈竞争中的关键战斗力。

数据表示,2017年宝安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448亿元,在全国大中城市GDP排名第69位;地区生产总值自1978年以来年均增长75倍。市场主体活跃,有商事主体71万家,上市企业36家。70家世界500强企业在宝安投资;共计工业企业2779家,位列深圳市第一。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6648亿元,占全市21.7%;制造业企业4.7万家,全市第一。

充分的产业支撑为宝安区进一步发展更高质量的智能制造产业奠定了基础,数据表示,宝安的智能制造产业占据深圳“半壁江山”。据不完全统计,深圳目前有近700家智能穿戴企业,其中有300多家在宝安,占全市的47%;有从事机器人等智能制造装备行业的企业约60家,其中年产值过亿的超过7家。

可以说,中美贸易摩擦主要集中在粤港澳大湾区一带,而宝安区也因此成为了与中美贸易摩擦关联最为密切的区域之一。作为深圳的产业大区、智能制造强区,宝安区雄厚的工业基础、以及产业配套能力成为了粤港澳大湾区产业发展的重要引擎。

此次BATi 2019大湾区国际峰会举办地址设为深圳宝安区前海华侨城JW万豪酒店,经济学家余淼杰带来的分享将面向宝安区乃至于粤港澳大湾区全体的制造业中小型企业主特设,为新时期的企业经营发展带来一堂“正心定念”的知识大餐。

上下求索,湾区制造业升级有喜有忧    

为进一步加快粤港澳大湾区科技产业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指出,要大力推进制造业转型升级和优化发展,加强产业分工协作,促进产业链上下游深度合作;加快制造业结构调整,推动制造业智能化发展,以机器人及其关键零部件、高速高精加工装备和智能成套装备为重点,大力发展智能制造装备和产品。

其实自2017年7月1日,习近平出席《深化粤港澳合作 推进大湾区建设框架协议》签署仪式以来,粤港澳大湾区在致力于打造国内乃至于国际科技创新策源地的方向上便已经付出了巨大的努力。而宝安区作为深圳乃至于整个大湾区的核心地带,在响应湾区建设的过程中自然取得了优异的成果。

在2018年末宝安区委党校发布的《粤港澳大湾区进程中的宝安制造业形态趋势研究报告》显示,宝安的现代产业体系正逐步建立,已形成了以电子信息制造业和装备制造业为主导,以战略性新兴产业和优势传统产业协同发展的现代产业体系。2017年,宝安区生产智能手机类产品的通信设备制造行业的比重由17.5%上升至24.9%;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1241亿元,增长13.0%,对GDP增长的贡献率达到49.9%。而且,产业集群效应进一步凸显,而且高新技术产业呈现质量齐升的趋势。

在取得发展以及进步的同时,宝安区区域发展也存在着多方面的不足。虽然多年工业发展的积累使宝安集聚了较为雄厚的产业基础,多年工业发展的积累使宝安集聚了较为雄厚的产业基础。但是也存在核心研发能力较弱,利润较低;高端技术人才紧缺;用地紧缺等方面的不足。

宝安区的问题同样可以上升成为整个粤港澳大湾区所面临的问题,湾区建设喜忧参半,制造业升级仍然需要大量的企业上下求索,不断的在实践中求得发展。

明灯在岸,经济学家余淼杰登台解疑

自2018年以来,美国特朗普政府频频针对我国企业采取关税提升,业务干扰等强权手段,中美贸易摩擦开始成为了全民关注的重大事件。但其实早在2016年,余淼杰便抛出了“特朗普当选后,中美贸易摩擦将是常态”的结论,而他本人也因在中美经贸研究中的多次预测准确而被海内外媒体称为“中美贸易摩擦预言家”。

在2016年第六届“张培刚发展经济学优秀成果奖”颁奖典礼暨2016中国经济发展论坛上,他便预言:“从全球贸易的情况来看,全球贸易是4万亿美元,出口2.3万亿美元,进口1.7万亿美元,贸易顺差是6千亿美元。这个意思是说,如果我们把中美贸易看成重点的话我觉得前景不容乐观,特别是特朗普上台之后,贸易摩擦将是常态。”

湾区的建设离不开千千万万湾区企业家的共同努力,而新形势下,加强与产业界学者、专家、创业家群体的交流,促进产业信息融通,进而认准产业发展方向,并且发展成为有价值的企业,这成为了比以往任何时期都更有意义的事情。

大变局时期,企业怎么样成长起来并成为有价值的企业可能有很多种做法。然而非常重要的一点便是方向的正确性,因为如果方向找错了,方向走错了,其他的做的更好,只会南辕北辙,越跑越远。

应对中美贸易摩擦,我国进一步加大出口贸易已成为必然趋势,中国要在未来15年扩大进口30万亿美元,针对于如何把握住全球化出口的机会,余淼杰教授此前也给出过自己的建言:“假设你企业是扩大进口的中间品或者是核心的零部件,那对企业来说这是一个好事情,因为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同时,如果说您本身企业是一种进口竞争型的企业的话,也有可能是一种挑战,因为更多的进口品进来之后对企业的要求也会更高。当然应对这个挑战,简单的说法,就是应该化压力为动力,努力的提高企业的绩效,努力提高企业的全要素生产力。”

对于粤港澳大湾区的建设方式策略,余淼杰教授也曾给出发展湾区建设,首先要大力发展实体经济,其次要注重技术创新,然后要努力实现制度创新,充分挖掘“1+2+3+4”区域制度的潜力(即一国两制、三套海关和四个核心城市),同时更要注重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建议。

作为知名经济学家、长江学者、北大国发院副院长,余淼杰教授对于宏观的预判以及区域发展、企业建设等方面的建言具有真知灼见,更多有关于湾区发展以及企业发展建言,余淼杰教授将在10月17日的峰会现场亲自为你讲授。

10月17日-18日,BATi 2019大湾区国际科创峰会将盛大开幕,本次峰会以“科技赋能,青年引领”为主题,除了一个主论坛之外,还分别围绕科技出海、5G娱乐生态、工业数字化、机器人商业运用、智能企服这五大热点领域分别开设论坛。届时政界、学界、投资圈、科创领域等顶尖学者以及行业知名人士将共同出席峰会,共同探讨新时代的产业发展新挑战、新机遇、新商业模式。

更多的精彩,我们期待你的到来!

报名点击:https://www.iyiou.com/a/bati_shenzhen_2019/


为进一步探索数字经济时代,制造业企业未来发展情况,将于10月18日上午,举办「势能·工业数字化论坛」,一起探讨现阶段工业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的机遇与挑战,欢迎点击链接报名:https://www.iyiou.com/a/gyszh_shenzhen_2019/

来自AI中国网 https://www.cnaiplus.com

本文网址:

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人工智能报;合作及投稿请联系:editor@cnaiplus.com

AI中国号...

关注微信公众号,了解最新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