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3日-25日,由广州市人民政府、广东省科技厅、中国光学工程学会联合主办的2019第三届全球智能工业大会暨博览会在广州南丰国际会展中心举行。
据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数据显示,2018年我国数字经济总体规模达到31.3万亿元,GDP占比34.8%。其中,包括工业、制造、农业、能源、交通、医疗等传统产业数字化对经济的贡献度大大提升。工业等传统产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成为大势所趋。为此,在大会3天时间里,中国工程院、中科院、北京信息技术研究所等权威机构的专家学者以及智能工业领域精英、行业领袖济济一堂,共同探讨数字经济下我国智能工业发展新模式、新方向和新动能。
“传统产业数字、智能化的意义,一是依托新信息技术手段,推动产业自身实现内部生产管理经营效率的大幅优化和提升;二是整合、挖掘产业中存储的大量数据资源,驱动产业在外部经营决策、业务服务等方面实现价值增值。一内一外,二者结合,共同驱动产业经济范式变迁。”面对传统同业智能化转型的大命题,与会的深圳中琛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某负责人对记者表示。
据记者了解,随着SaaS云服务的不断成熟、完备,通过上云带动工业基础设施云化、设备产品云化、制造资源云化、业务应用云化,帮助传统产业完成对生产经营刘策信息化改造,实现工业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升级已是行业普遍共识和发展路径。
市场包括中国移动、中国联通、阿里云、腾讯、中琛源等云平台厂商都在积极拓展传统产业上云市场。例如,中琛源推出的面向企业生产制造、通信连接和运营服务的“物联云管家”服务平台,通过整合CMP连接管理、DMP设备管理、AEP定制服务及BAP数据分析等4大子平台,从而实现工业底层终端设备的通信连接、设备生命周期维护、故障监控及预警、生产运营管理、定制创新服务以及底层设备数据采集与分析等,并以此为基础形成企业新的服务模式。
据悉,目前中琛源“物联云管家”通过云上赋能平台向工业制造等领域企业提供服务,取得了一定成效。例如,正在与广东某建筑工地合作的云上智慧工地项目,已经可以实现依托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应用,对工地各类传感器、监控设备、穿戴设备、施工设备、环境监测以及工人、车辆、建材等一站式通信连接、透明管理、监控预警和精准维护。通过“管理一条线,监管一张网,分析一站云”等持续有效的工地管理,能够将工地事故率降低50%以上。
据中琛源该负责人表示,“工业农业等产业互联网转型升级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涉及到的服务对象广泛、服务流程长、决策环节多,且不同领域的需求痛点差异较大,难以复制标准化应用,市场规模短时间无法快速增长。但基于物联网、大数据的云上赋能服务,是传统行业转型的必经之路。”
大会同期还举办了2019智能工业博览会,国内外超过100家的智能工业领域领军企业参展,展会汇聚芯片、操作系统、北斗导航、智能制造、智能装备、智能电网、自动驾驶、工业云、物联网、人工智能等上下游产业链,参观人群数量超过10000人。
本文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