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2019-10-30 00:00:00 热度:

“科学探索奖”颁奖典礼在即,这些人凭什么获300万奖励

LX A i 中 国 网 Q

今年9月,“科学探索奖”公布了获奖名单,50位获奖人每人每年的奖金是60万元,连续5年发放。也就是说,获奖者将累计获得300万元,并且可以自由支配这笔钱。300万奖金不算小数目,奖项评选的标准,也成为大众关注的焦点。

如何评选?科学家们说了算!

科学奖项评选,从行业奖项到国家科学奖,从来都非易事。虽然“科学探索奖”在奖金总额上已经是中国民间的第一大奖,但想做成功却殊非易事。首先摆在眼前的难题就是,如何确保奖项的公平与公正。这是因为评选一旦偏离学术规律与专业标准,而过多地受到权力与利益的干扰,就将严重影响到评选结果的公正性与科学性。

据了解,“科学探索奖”筹备阶段,就多次邀请资深科学家、科技界资深领导者、一线青年科学家,参与咨询、座谈和讨论。

“科学探索奖”申报指南明确指出,45岁以下在中国大陆工作的科技工作者都可以申报科学探索奖,需要三位正教授级别及以上的同行专家推荐提名。谁提名谁负责,“提名制”方式强化了提名人的主体责任,同时也让评选结果经得起学术共同体的审视。

不仅如此,“科学探索奖”评选不仅仅只是为了奖励先进,更承担着激励后来者、激发科研竞争活力的作用。因此,让有实力的青年科学家能够有机会脱颖而出,不受头衔和资历的影响,同样是评选应该予以考量的重要因素。为此,这次奖项评还增加了个人申报的渠道,让那些有实力而低调的青年科学家不被排除在外,确保了评选系统的开放性。

不奖成果,奖励未来

2019年首届“科学探索奖”总共收到了1335人的有效申报材料,申报人经过初筛、初审、复审以及终审答辩四轮评审,最终评选产生50位获奖人,申报人与获奖人比例约为25:1。为最大程度保障奖项的权威性和公正性, 2019年“科学探索奖”的评审工作共有350多位各领域的专家参与,在奖项的提名、推荐、评审过程中,超过百位“两院院士”参与其中,充分践行“科学家说了算”的原则。

除了由“科学家说了算”的评选机制,还有一点非常重要——那就是“科学探索奖”与众不同的奖励体系。

当前,青年科技人员都面临工作和生活的双重压力,项目申请难、职称竞争激烈、生活压力大被认为是摆在青年科技人员面前的“三座大山”。同时科学研究并也不是一朝一夕,尤其是基础科学,很多科学成果都需要时间来沉淀。这也是“科学探索奖”的不同之处——不奖成果奖励未来,更加注重“青稞”(青年科学家)们的潜力。脱颖而出的50位获奖者,每人都能在未来5年获得由腾讯基金会资助的300万元奖金,奖金可以自由支配。

话说回来,面对首届“科学探索奖”的获奖名单,肯定有不少人疑问“为什么是这50位获奖者?”答案等着11月2号的颁奖典礼揭晓咯!

LX A i 中 国 网 Q

本文网址:

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人工智能报;合作及投稿请联系:editor@cnaiplus.com

AI中国号...

关注微信公众号,了解最新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