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2019-10-10 00:00:00 热度:

蓄势数载业初就 | 多智能体协同控制科学研究一瞥

来自AI中国网 https://www.cnaiplus.com

——记北京理工大学自动化学院多智能体协同控制平台项目

近年来,无人机编队逐步走进大众视野,经常在一些重大会议或活动上给大家带来一场场视觉盛宴。多架无人机编队技术在科研中被称为“多智能体协同控制”,这种技术并不只应用于表演性质的无人机编队,更是可以应用于工业操作、巡逻侦察、灾情救援、环境勘探、智能物流、智能农业,和消费娱乐等方面。

图片5.png

北京理工大学自动化学院的夏元清院长作为学科带头人,带领复杂系统智能控制与决策国家重点实验室—“空地协同控制组”,在长达6年的不断探索和改进中,摸索出一套网络化多智能体空地协同控制实验平台。

图片6.png

多智能体协同控制平台可以为高校实验室提供同构和异构智能体的控制算法验证,为理论成果提供实验支撑。这个平台主要由定位系统、通讯系统以及控制决策系统组成。为了解决定位系统精度和实时性的问题,平台采用了NOKOV(度量)光学三维动作捕捉系统。NOKOV(度量)光学三维动作捕捉系统的精度可以达到亚毫米,延迟也在两三个毫秒内,能够很好地满足实时定位并将位姿信息通过无线WiFi 通信传输给各个智能体,从而实现各个智能体的定位。明确了智能体的位置之后,每个智能体身上的智能控制决策系统可以对多智能体的行动作出控制,从而实现整套系统的协同控制。

夏元清教授,现任国家首批“211工程、985工程”重点建设高校——北京理工大学自动化学院院长,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国家“万人计划”领军人才、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夏教授多年从事教育工作,身体力行地进行了多项关键技术的科研,他由衷地希望中国的年轻人能够立足于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研制研发具有中国核心价值的“卡脖子”的科技产品,助力国家科技强大,这样才能使我们国家将来真正立足于世界民族之林前列。

来自AI中国网 https://www.cnaiplus.com

本文网址:

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人工智能报;合作及投稿请联系:editor@cnaiplus.com

AI中国号...

关注微信公众号,了解最新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