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2019-09-29 00:00:00 热度:

华为EMUI10的狂想曲:挣脱手机“枷锁”

来自AI中国网 https://www.cnaiplus.com

一个手机会带给你什么?清晰的通话,流畅的游戏,抑或是炫酷的娱乐?不,在未来这些还远远不够!9月26日华为Mate30系列国内发布会上,全新操作系统EMUI10黑科技不断涌现,为手机应用拓展了新的边界。

 打破手机“枷锁” 产生新交互方式

一个手机应该是什么样子呢?显示屏、摄像头、侧面的音量键……手机进化至今,整体外观已经相当简洁,有没有再进一步优化的可能呢?

华为Mate30系列告诉大家,这是有可能的。华为Mate30 Pro取消了侧边音量按键,首次采用侧屏虚拟按键设计,持握的触感与美观度再次获得提升。使用EMUI10“侧屏触控”带来的侧屏虚拟按键设计,也进一步拓展了用户操作的边界,通过侧边滑动也可以调整音量;而在游戏中,侧边虚拟按键瞬间变身游戏按键,更是媲美游戏手柄。

智能手机发展至今,操作方式有了极大的飞跃,特别是语音技术的运用,让语言成为第二种“命令”方式。但不可能否认的是,基于人手直接触碰产生的复杂命令是语言无法取代的。那么,人与手机的交互方式还有什么新的方式呢?

在一些特殊的场合,我们并不适合用手直接触控手机屏幕。比如在享受龙虾美味的时候,一手油渍,显然是无法碰手机的。那么面对这种窘境有什么办法可以化解呢?EMUI10的AI隔空操控,可以隔空识别用户的手势,无需接触屏幕,就可以完成屏幕上下滚动与隔空抓取截屏的操作。

过去,智能手机有触控操作和语音操作两种指令模式,如今,AI隔空操控开始让智能手机“三条腿”走路了

人与手机交互中,是以手机为圆心的。手机是“死物”,人要迎合手机状态,调整自己的操作,才能产生良好的使用体验。

华为Mate30系列发布说明,未来人机交互将是以“人”为圆心的。如今屏幕自动旋转功能都是基于陀螺感应仪的重力判断,但这种并不能完全适用于所有的场景,比如躺在床上玩手机,本来是竖屏的显示就会被强制切换至横屏。而EMUI10新增了AI随心转屏功能,其基于人脸朝向智能横竖屏,手机会根据人脸朝向而自动判断屏幕旋转或者保持。即使你侧卧在沙发上,屏幕也不会因为手机旋转而改变方向。

拓展手机使用场景边界 未来手机不止是手机

今天,消费者接触的智能终端越来越多,除了智能手机,还有手环、智能手表、智能电视、智能音箱,甚至还有汽车等,都在快速智能化,然而,各种设备之间却是割裂的,导致资源无法共享,造成了极大的浪费。

如何改变这一现状?谁又将担当智能设备枢纽一职呢?无疑,在众多智能终端设备中,手机是与人接触时间、使用最频繁的产品,最有可能成为智能终端的“遥控器”。

华为Mate30系列发布会中,华为描绘了这样一种可能:PC的键盘、鼠标成为手机的外设,实现了PC和手机的无缝协同;智能音箱作为手机的麦克风和外放,通话时收音效果更好,音质更清晰;在车载大屏上体验手机上的应用,利用车上的摄像头给家人视频播放沿途的风景,还可以利用智能手表,对驾驶人进行疲劳驾驶提醒。

在EMUI10分布式技术的参与下,这些画面已经成为事实。EMUI10的分布式技术,可以突破硬件界限,将不同终端的硬件能力 (显示、摄像头、麦克风、音箱) 虚拟出来,放入硬件能力资源池供应用调用,各终端之间能力互助共享,互为外设,实现硬件能力互助共享。

 为手机生态打开边界 为手机安全构筑边界

手机自身的硬件与软件只是用户体验的一部分,而丰富而实用的APP,则构成了手机体验的另一个维度。

如今,市面上有多种设备和多种操作系统,UI逻辑、业务逻辑也很多,开发者们为了适配不同的屏幕和硬件,往往得准备N个型号的测试机,还得开发多个App版本。

EMUI10的“一次开发,多端部署”,使用的统一开发工具和统一的开发语言,开发者可以基于同一个工程,高效构建多端自动运营App,串联起更多产品,节省了对不同终端进行单独的适配的时间与精力。这样就可以聚拢更多的开发者,打造更好的多终端生态体系,为用户提供更好的跨终端体验。

一般来说,串联起越多的终端设备,意味着用户安全风险大大提升:传统的多终端协同是通过不同设备登录相同的云账号来实现的,这意味着一旦有一个终端被攻破,整个安全体系就垮掉。

不过,在华为EMUI10分布式安全面前,就不存在“火烧连营”的危险。华为EMUI10分布式安全需要正确的人,使用正确的设备,正确的使用数据才能通过安全认证,而不仅仅是一个云账号登录。比如,手机通过人脸识别、指纹识别、账号密码来确认登录者身份。

EMUI10中,用户的人脸、指纹、声纹等生物识别信息,是以打包并以切片的方式,分别储存在不同的设备上;再通过采用先进的密钥授权机制,允许用户用同一个账号登录多台设备,并且保证高度的安全性。这样,即便某一台设备被恶意攻破,都不会影响到用户整体的安全性。因此,华为Mate30系列通过了国际FIDO身份验证标准、ePrivacyseal等国际权威安全隐私认证。

纵观华为Mate30系列的创新表现,我们不难看出,华为不断试图突破手机固有的瓶颈:无论是在手机的形态、手机的应用场景,乃至手机的合作生态。华为的努力方向不再是单一的硬件,在眼下万物互联的大趋势下,华为凭借分布式技术给万物互联增添了更多的想象空间。

近些年来,安卓阵营不断发力,无论是硬件上超越,还是软件上的追赶,以华为、三星为代表的安卓阵营都带给苹果前所未来的挑战。反观领跑者苹果,曾经通过iPhone4开创了一个新的智能手机时代,硬件上有Multi-Touch技术、Retina视网膜显示屏和IPS屏幕技术,Touch ID指纹识别传感器等突破;软件上有虚拟键盘、通话界面、APP Store、Siri等创新,均是手机行业竞相模仿的对象。而最新款iPhone11以及iOS13却没有革命性突破,创新乏力的苹果已经不再另令行业“瞻仰”,由此我们也不得不产生疑问:那么下一个时代还会是苹果引领么?如果不是苹果,又会是谁呢?

来自AI中国网 https://www.cnaiplus.com

本文网址:

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人工智能报;合作及投稿请联系:editor@cnaiplus.com

AI中国号...

关注微信公众号,了解最新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