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2019-09-08 00:00:00 热度:

DIGIX TALK | 凌然:将环保注入民族基因

来自AI中国网 https://www.cnaiplus.com

近期,垃圾分类的话题火遍全国,《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像一股旋风刮入每一个上海居民的生活之中。网友笑称,最严垃圾分类条例施行以来,被“逼疯”的不止是上海居民,还有忙于试吃分辨“干、湿、有害垃圾”的猪。如何看待垃圾分类,如何定义环保?DIGIX TALK演讲嘉宾、新加坡国立大学环境工程学博士凌然提出“将环保注入我们的民族基因”:以科学基础加人文关怀,激励一代代人不断探索、学习,让环保不再是一件让生活不方便的事,而是成为生活本身。

为探索更多美好发声,作为华为终端云服务拥抱新知和多元观点的分享平台,DIGIX TALK广邀各行各业对美好有见解、有主张的嘉宾进行话题演讲,与观众一同探索科技之美、人文之美,生活之美,消费者可通过华为视频或滔客说APP观看视频内容并参与互动,每个周五会持续上线新的内容。

根据世界银行对全球所有国家城镇人口每天产生垃圾量的调查显示,中国城镇人口每天产生1.02千克的生活垃圾,人均垃圾产量不及某些发达国家的二分之一,但是为何在我国已经形成“垃圾围城”之势?凌然随之解释道,这是因为我国拥有全世界最大的人口基数及庞大的城镇人口数量,城市里每天要产生52万吨的垃圾,仅次于美国。在经济及城市化高速发展的过程中,城镇人口的爆发让城市原有的垃圾处理系统不堪重负。

我国与垃圾的战争怎么打?这还要从垃圾的一生讲起。垃圾进入垃圾箱后,会进入垃圾中转站进行压缩,而后进入垃圾集散转运中心由工人分拣出可回收物,剩余的不可回收物则将进行垃圾填埋或垃圾焚烧。垃圾填埋是我国相对普遍、成本较低的垃圾处理方式,但却面临两大问题:垃圾渗滤液对地下饮用水的污染,以及垃圾填埋场对土地的占用。缓解这两大问题的方式就是垃圾焚烧。垃圾焚烧可以实现三大目的——减量、脱害、发电,目前我国采用垃圾焚烧方式的比例正逐年加大,但随之而来的是大家对于垃圾焚烧带来污染的担忧。

垃圾焚烧的主要产物有三:热量、废渣和废气。其中热量主要用于发电;废渣是在垃圾焚烧结束后残留的固体残留物,以金属和非金属的氧化物为主,可制成水泥等建筑材料循环再利用,但废渣里有时会出现来源于电子产品中的重金属有害物质,会增大垃圾渗滤液的毒性,也可能在排气过程中扩散;废气来源于垃圾当中的氯元素,经焚烧后可能产生一种有害的物质——多氯代含氧三环芳烃类化合物,俗称二噁英,属于一级致癌物,但当燃烧温度达到850度以上,就能很大程度的减小甚至杜绝二噁英的产生。所以,通过垃圾分类,可以有效减少垃圾焚烧产生的有毒废渣及废气。

s

“现在,我们已经从科学角度了解了垃圾分类的必要性,但我还想再抛出一个问题:我们了解环境保护的必要性,和我们自愿去改变自己的行动之间,可以划等号吗?”解答大家对于垃圾分类原理的疑问后,凌然抛出了另一个问题。他认为大家对于垃圾分类的选择就像一个博弈和决策,即使大家了解垃圾分类的重要性,但选择不进行垃圾分类时付出的成本更低、收益更高,因此垃圾分类得不到推动,这一结果无关国民素质,而是由于没有制度的管控。当政府对垃圾分类进行立法以后,我们就会发现,选择不分类时将出现巨大的成本,也就是法律的制裁,这一成本让博弈的平衡点发生偏移,促使大家自愿进行垃圾分类。正因为法律带来的是自身利益的改变,我们才能从根本上改变我们的行为。

演讲的最后,凌然与大家分享了一句让大家深有感触的话:“环保是什么? 环保就是让我们的生活变得不那么方便。”他认为,制度可以改变一个人的行为,但要把它真正内化成为习惯,则需要通过教育的力量。我们通过科学让更多人了解垃圾分类,再以人文的关怀让大家对垃圾分类的想法有所改观,甚至可以通过一些方式将垃圾处理变成一件有趣、有美感的事情。以科学基础加人文关怀,激励一代代人不断探索、学习,让环保不再是一件让生活不方便的事,而是成为生活本身,将环保注入我们的民族基因。

目前DIGIX TALK首期演讲视频内容在华为视频正式上线,滔客说APP也同步在华为应用市场上架,华为终端云服务始终坚持探索更美好数字生活的初心,在满足用户全场景智慧生活体验的同时,也期望通过DIGIX TALK 这个多元观点碰撞和分享的平台,不仅向用户分享新知和多元观点,也是弘扬与用户一起探索更多美好的价值主张,让更多人来认识美好、发现美好和传递美好。

来自AI中国网 https://www.cnaiplus.com

本文网址:

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人工智能报;合作及投稿请联系:editor@cnaiplus.com

AI中国号...

关注微信公众号,了解最新精彩内容